3000点关口,大资金抄底!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15 17:09:37

自5月23日以来,大盘持续震荡调整。在此期间,资金风向标ETF掀起抄底狂潮。5月23日至6月14日,约340亿资金借道A股ETF“抄底”,主要流向代表A股核心资产的大盘宽基指数ETF。

瞄准大盘核心资产

从近日资金抄底的路径来看, 资金偏好的风格清晰,大盘宽基指数ETF最受青睐。Wind数据显示,5月23日至6月14日,吸金最多的为华夏上证50ETF,资金净流入高达61亿元。其次是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流入28.92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基金公司之间关于A50ETF的“鏖战”仍然激烈,多只中证A50ETF资金净流入居前。5月23日以来,工银瑞信中证A50ETF、平安中证A50ETF、银华中证A50ETF、易方达中证A50ETF、富国中证A50ETF、华宝中证A50ETF、大成中证A50ETF、摩根中证A50ETF、华泰柏瑞中证A50ETF、嘉实中证A50ETF十只中证A50ETF全部获得资金净流入,合计62.77亿元。其中,净流入最多的是工银瑞信中证A50ETF和平安中证A50ETF,分别净流入19.01亿元、14.07亿元

此外,双创ETF也获得资金加仓,华夏创业板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均获10亿元以上资金净流入。

行业主题基金方面,具备高股息、低波稳健优势和避险属性的红利低波ETF持续受到追捧。5月23日以来,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动ETF、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均获得10亿元以上资金净流入。与此同时,多只券商、芯片、白酒、医药等行业ETF获资金加仓。

整体而言,5月23日以来,A股ETF合计资金净流入约340亿元。本周以来,由于A股市场继续窄幅震荡,尤其是周二大盘缩量盘整,有色金属、煤炭等周期股下挫,白酒、银行等权重板块表现低迷。在此背景下,资金继续大手笔抄底,本周A股ETF合计净流入约128亿元

关注低估值主线

对于本周市场表现,中庚基金认为,本周食品饮料跌幅较大,主要由于渠道反馈二季度以来终端需求压力较大,全年动销有不达预期风险。叠加近期龙头酒企产品批发价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市场信心持续不足,食品饮料相较其他消费子板块基本面偏弱,因而板块跌幅较大,后续仍需关注白酒批发价表现和板块个股二季度业绩情况。

对于本周涨幅较大的计算机、电子板块,中庚基金认为,主要由于全球AI产业蓬勃发展,苹果发布会后市场看好AI功能普及,各环节龙头公司指引相继上修,带动板块指数上涨。

受缩量行情下行业急速轮动等影响,6月以来市场分歧较大。对于6月指数基金配置策略,华夏基金表示,整体来看,当前市场估值已修复至合理位置,存量博弈环境抑制估值扩张空间,资金风险偏好有所下降,市场短线波动或将加大。但是全年来看,未来三个季度上市公司盈利将实现改善,继续维持对2024年全年大势乐观的判断。6月策略建议保持低估值主线,逐渐增加景气配置,构建“资源+消费”的组合,可重点关注中证农业、消费电子、中证全指运输、细分有色、绿色电力等行业主题指数。

审读:徐金忠

编辑:余喆 张典阁

  新华社南昌1月29日电(记者姚子云)江西能源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光伏发电装机量总计1202万千瓦,占全省发电总装机量的22%,超过水电、风电、生物质发电,成为仅次于火电的第二大电源。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29日电 据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网站消息,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28日发布《关于调整疫情期间对跨境远程文凭证书特殊认证规则的公告》,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跨境远程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和高等教育文凭暂不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坚持把留学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对于受疫情影响,被迫选择通过在线方式修读部分或者全部课程的留学人员,在满足国(境)外高校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后,其所获得的学位可以获得正常认证。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29日电 据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网站消息,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28日发布《关于调整疫情期间对跨境远程文凭证书特殊认证规则的公告》,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跨境远程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和高等教育文凭暂不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坚持把留学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对于受疫情影响,被迫选择通过在线方式修读部分或者全部课程的留学人员,在满足国(境)外高校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后,其所获得的学位可以获得正常认证。

  本雪季,冰雪直通车在长春龙嘉机场、吉林市火车站等地常态化开放,每天多个班次往返接送游客。“入冬前,我们就对民宿工作人员进行了服务质量专项培训。”梅河口市鹭航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宗航说。

  王寅

  此外,本市市场监管部门还缩短了对市场主体行政处罚的公示期。如:对仅受到警告的行政处罚信息不予公示;对受到通报批评或者较低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满3个月即不再公示;对其他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满6个月(其中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领域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满1年)且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开展信用修复。2022年以来,已为44户市场主体缩短了处罚公示期,实现了信用修复。

陈俊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