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函一到,紧急分红就来了!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17 00:34:56

  来源:中国基金报 

  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          

  6月16日晚,兆丰股份紧急发布2024年中期分红方案,拟于2024年中期实施现金分红。    

  未按承诺实施现金分红

  收监管函和警示函

  兆丰股份《招股说明书》“重大事项提示”“七、股利分配政策”显示:

  “公司采取现金、股票或者现金股票相结合的方式分配股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公司可以进行中期现金分红。公司目前处于成长期,公司在持续盈利的情况下优先采取现金形式分配利润,每年向股东现金分配股利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10%。”

  年报显示,兆丰股份2020年至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6亿元、1.26亿元、1.65亿元、1.84亿元,未分配利润均为正,除2021年外,其余年度公司未履行上述承诺。

  对此,深交所6月16日向兆丰股份下发监管函,称其上述行为违反了深交所相关规定,要求公司董事会充分重视上述问题,吸取教训,及时整改,进一步增强分红意识,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杜绝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

  兆丰股份6月16日晚也公告,公司于6月14日收到浙江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关于对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警示函称,兆丰股份2020年和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6亿元和1.65亿元,未分配利润均为正,但未按承诺向股东实施现金分红,违反了首次公开发行时的承诺。

  根据相关规定,浙江证监局决定对兆丰股份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紧急发布中期现金分红方案

  兆丰股份6月16日晚公告,公司董事会会议、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24年中期分红安排的议案》,其中期利润分配形式为现金分红。后期公司将依据该安排制定20 24年中期分红方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公告称,公司中期利润分配条件为: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正,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中期利润分配实施后公司现金流仍可以满足公司正常经营和持续发展的需求。

  中期利润分配下限为: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净利润的30%。若当期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低于前述金额,则以当期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金额为下限。

  中期利润分配上限为:现金分红总额不超过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0%。

  2023年,兆丰股份实现营业收入8.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66%;实现归母净利润1.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6%;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0.81亿元。

  2024年一季度,兆丰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11.64%;净利润2615万元,同比增长5.21%。

  6月14日收盘,兆丰股份股价为37.67元,市值26.7亿元。    

责任编辑:杨红卜

  另有在美志愿者近日向媒体透露,“丫丫”目前除了大面积皮肤病、疑似营养不良、拉肚子,还伴有刻板行为。孟菲斯动物园官网曾解释称,“从表型上讲,这不是源于它的营养,而是它的家族遗传。总的来说,‘丫丫’还患有慢性皮肤和皮毛疾病,这与它的免疫系统相关,并受到激素波动的影响。这种情况不会影响它的生活质量,但偶尔会让它的毛发看起来稀疏散乱。”

  丁奎岭科教领域经历丰富,曾在郑州大学、南京大学、日本龙谷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求学或工作,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2018年9月,丁奎岭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今年2月本校履新,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早在2022年年初,就有网友指出,“丫丫”和“乐乐”的生存情况不容乐观。美国当地时间2023年2月1日,“乐乐”突然离世。这也让网友更加牵挂“丫丫”的健康状况,呼吁尽早接“丫丫”回国,使其安享晚年。

  近几年,日本经济受疫情打击持续衰退,日元贬值、物价上涨,社会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佐间诚说,人们在这样的背景下愿意走进动物园去享受自然的乐趣,香香、晓晓、蕾蕾是日本民众这几年看着出生和长大的熊猫,创造出了惊人的经济效应。大家有时调侃说“商品包装上一旦印上香香的图案,市场营销理论统统失效,必定畅销”。

  尽管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包括日本在内的多国科研人员都在为研究和保护大熊猫而努力,比如美国动物学家乔治·夏勒,这个名字在中国的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界几乎无人不晓。1980年,他接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委托来到中国参与“熊猫项目”,与熊猫专家胡锦矗等中国同事一起,在四川的深山竹林里进行了长达5年的熊猫研究,通过无线电监听、山林徒步,追踪和观察野外大熊猫,深入研究大熊猫吃过的笋和竹子。

  王猛初入社会时,也过了好一阵“放荡不羁的生活”。直到2013年他开了一家保温杯贸易公司,赚工厂和客户之间的差价。当时,他只有21岁。2019年,通过贸易公司积累了一笔资金后,王猛开始投入保温杯生产。三年来,销售额每年至少保持20%以上增长,在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依旧有40%左右增长。现在,工厂有150多名员工,流水线一天最多能生产3万个保温杯。

白春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