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即可私人定制:硅胶人脸面具销售使用乱象调查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7-02 09:57:27

  硅胶一贴变了模样,万元即可私人定制

  记者调查硅 胶人脸面具销售使用乱象

  □ 本报记者  赵 丽

  一男子戴上硅胶人脸面具,伪装成老人模样潜入4户居民家中,共偷盗10多万元财物。接到居民报警后,上海闵行警方迅速行动,次日在外省市将嫌疑人通某抓获并追回全部赃物。

  公开资料显示,硅胶人脸面具由特种硅胶或类似材料制成,通常应用于电影、电视剧或舞台剧化妆。多地警方提醒,以硅胶人脸面具伪装成新面孔实施犯罪,正成为一些不法分子作案的新手法。

  这些硅胶人脸面具是从哪里来的?制售硅胶人脸面具涉及哪些法律风险?又该如何对其进行规范和监管?《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多家网店有售

  声称高度还原

  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以“人皮面具”为关键词搜索发现,该词语已被系统屏蔽,显示“没有找到相关商品”。但更换关键词比如“硅胶面具”,就能看到不少商家,所售产品包括“面具成人全脸硅胶头套”“易容真人换脸皮人皮面具”“老年硅胶面具人脸全脸”等,价格在几元至几万元不等。

  这些硅胶人脸面具类产品不但种类繁多,而且设计各异。一些商家推出明星面容仿真面罩,声称可以高度还原明星的面部特征,效果逼真;一些商家提供现有的模型头套,价格高达3000元;还有商家宣称可提供面具、头套“私人定制”服务,核心卖点即“超逼真”“仿真定制”,价格根据面具复杂度和精细度而定,约3000元至2.5万元,从下单到制作完成大约需要1个月时间。

  问及定制服务需要提供哪些信息时,有商家这样回应:“如果能找到3D扫描,就可以将电脑扫描尺寸发给我们。如果没有,就提供照片、头、五官的尺寸和360度人脸照片。”

  这意味着,顾客只需提供照片,或通过3D扫描技术获取人脸图像和360度人脸照片,商家就能根据这些信息制作出一张人脸面具。

  记者咨询了6家售卖此类面具的商家:是否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对方一致回复“不需要”,并且都没有询问记者购买面具的目的和用途。

  在此类商品的评论区,有不少关于“硅胶面具能不能以假乱真”“能不能通过人脸识别的活体检测”等咨询。有买家回复称,戴着硅胶面具可以通过上班人脸检测打卡。商家也称,定制的硅胶面具与真人有九成以上相似度,上下班打卡没有问题。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硅胶人脸面具最开始用于影视表演和角色扮演,或是满足一些人对于疤痕遮盖、容貌修复的需求。不同价格的硅胶面具,仿真度也不一样,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多为玩具类型面具。通常价格越高,仿真度就越高。

  模仿生物特征

  涉及多重风险

  厦门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副教授刘炯指出,人脸面具并非简单的装饰品,而是人脸识别信息的物质化载体。它通常通过3D打印技术等手段,将人脸数据进行实体化,制作成硅胶等材料的头套或面具。这些面具不仅具有极高的仿真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模仿自然人的生物特征,如识别性、独特性和唯一性。

  “一方面,购买者使用人脸面具可能逃避监控识别,增加犯罪嫌疑人和违法者身份确认的难度。这种情况可概括为‘不想别人知道我是谁’。另一方面,人脸面具还可能被用于绕过人脸识别技术,冒用他人身份进行盗窃或其他违法行为。这种情况则可概括为‘我想让别人误以为我是谁’。”刘炯说,在这两种情形下,无论是民事、行政还是刑事领域,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孟强介绍,商家在电商平台售卖人脸面具可能涉及多种法律风险,或引发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定制人脸面具这一业务本身,是否具有合法性,取决于多个因素。例如,定制人脸面具的用途、制作及销售过程是否合法,是否侵犯个人隐私、肖像权等。”孟强说,在一些情况下,定制人脸面具也可用于电影特效等合法目的,如果定制人脸面具涉及侵犯个人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或者缺乏合法合规的销售流程,或者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等,就属于违法行为。

  孟强分析,如果人脸面具是模仿特定人的面部特征而制作,就可能属于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而制作、使用、公开他人的肖像。此类面具的使用可能导致他人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因此未经允许使用此类人脸面具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名誉权侵权的民事责任。

  “电商平台经营者和商家不得侵犯消费者权益或违反市场管理规定,售卖人脸面具的行为如果对特定人的个人信息、肖像权等人格权构成侵害,或违反网络交易安全相关规定,则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对商家进行警告、罚款、责令停业整顿等。”孟强说。

  他提出,如果售卖的人脸面具被用于非法目的,比如从事诈骗、盗窃身份信息、侵犯个人隐私等犯罪活动,有可能属于参与或帮助实施犯罪行为的共犯,从而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人脸面具可能成为一个上下游犯罪的工具,上游负责收集人脸等生物信息,下游或涉及后续使用,比如用于诈骗、盗窃等,这样一来,商家的售卖行为突破了刑法的技术中立原则,可能构成提供犯罪工具的罪名。”刘炯说。

  开展适度监管

  确保不被滥用

  “定制人脸面具这一行为,其合法性并非一概而论,而是取决于具体的用途和场景。”刘炯说。

  他指出,在多数情况下,公众购买人脸面具的初衷可能是为了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或特殊场合使用,但当这一行为被用于非法目的时,比如诈骗、侵犯他人隐私等,性质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不能简单地将这一业务视为全面非法,而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在孟强看来,人脸面具的制作销售和使用确实存在侵权、违法的较大风险,相比于全面禁止,完善立法立规、适度监管是更可行的方案。比如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方面的建设,明确界定人脸面具的合法与非法用途,同时强化在生产、销售和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管机制,从而在保障合法需求、合理使用的同时,减少和降低人脸面具被用于侵权违法行为的风险。

  孟强建议,可基于风险大小的不同,对人脸面具的生产和销售根据逼真程度和用途来进行区分监管。对于那些高度逼真甚至能够以假乱真、可能被用于欺骗人脸识别系统或误导他人的产品,应当受到严格监管,因为其侵权和违法犯罪的风险更大。相比之下,明显为节日装饰或明显非真实的面具,由于其娱乐性和较低的误导风险,则应当受到较少的限制和监管。

  “此外,即便是具有较高逼真度的人脸面具,其也有可能用于合法娱乐、艺术表现、教育训练等目的,因此只要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被用于非法活动,也应当允许生产使用,关键在于确保此类产品不被滥用。”孟强说,因此可以在生产销售端,要求生产者在产品上明确标记其用途、提供使用指南、强调合法合规的使用场景;在消费端,对于逼真的人像面具,可以采取一些审查机制,比如限制消费者的年龄、对象等,或者消费者提供人脸面具的肖像权使用证明等,从而在个人自由、市场交易与他人权利保护、公共利益维护之间取得平衡。

  刘炯的建议是,在定制人脸面具时,应当要求业务提供者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和用途审查。对于高度逼真的面具,应当在公安部门进行备案和审核。

  为了让“福文化”和非遗文化得到传承,学校在春节假期就布置了“福文化”创意作业,让孩子们和广大家长一起完成制作具有“福”“兔”特征风格的饰品、卡片等,在动手实践中体验“福”文化,感受客家文化,进一步提高孩子们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完)

  2022.01—2022.03 鹤岗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市红十字会会长

  民生证券表示,中青旅疫情前以出境游为旅行社业务核心,疫情期间与全球2000余家合作伙伴沟通紧密并在近期加强工作对接,发力布局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出游线路并统筹全球100+目的地储备,通过出行、品质及服务三方面出境游保障解决游客出行顾虑,旅行社出境团队游恢复后出境游业务有望快速复苏。

  办法第一条指出,为了预防和遏制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规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金融秩序,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李骞认为,广州老字号品牌较多,政府很重视对老字号的保护,早些年就是在各方努力下成立了广州老字号协会,后来2021年又成立了广州老字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要出发点还是希望集中优势力量,提供充分的政府资源,改善老字号的营商环境,把品牌发扬光大。双方具有同源性,只是在经营过程中,可能缺乏沟通,导致了纠纷的产生。

  总台记者 张腾飞:目前现场正在进行21吨专业救援装备和保障物资的转运工作,为了保障中国救援队一行82人的工作生活,此次中国救援队携带了饮用水、泡面、罐头、救援工具、破拆工具等能够保障14天的生活工作的物资。为了加快救援装备的快速通关,机场也在现场开辟了“绿色通道”,同时,此次乘行人员也在加紧进行通关前的相关工作。为了保障此次国际救援工作,外交部门、海关部门等都给予了极大的便利,开通紧急通道。此次搭载中国救援队的航班将在稍晚时从首都机场起飞直飞土耳其阿达纳省的机场,并第一时间开展救援工作。总台记者也将随同中国救援队一起前往土耳其,并从前方发回灾区现场的相关报道。(央视新闻客户端)

林皇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