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发布:中国青年电影人集中出现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7-01 04:53:11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 高凯)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中国文联出版社日前在京举办《2023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出版发布暨《2024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编撰工作启动会。

  据了解,由中国文联创编的《中国艺术发展报告》(下称《报告》)作为中国文联的重大出版项目和重要品牌工程,自2012年开始编撰以来,至今已是第12个年头。《报告》是全面、系统、集中展示中国艺术年度发展状况的综合性文本。

  最新出版的2023年《报告》延续了近年来较为稳定成熟的体例,内容涵盖对中国艺术整体发展进行宏观概览的总论,对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文艺评论、网络文艺、文艺志愿服务等进行分别透视的分报告。

  在“电影篇”内容中,《报告》指出,走过2022年电影市场的低潮期,2023年中国电影迎来了复苏与回暖。其中档期电影的表现颇为惊艳,创造了多个新的中国影史纪录。值得注意的是,票房前十名均为国产影片,显示出国产片的市场好感度在持续提升。

  《报告》指出,纵观2023年中国电影创作生态,一个颇具典型性的现象是青年电影人的集中出现,他们大多为“85后”和“90后”,电影作品类型偏好多样,关注视角多元,风格各有特点,以成熟的电影技法见长,拥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显示出青年电影力量的突破与创新,为中国电影繁荣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当日发布会上,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董耀鹏为新书揭幕,并为2023年《报告》首席专家代表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丁亚平颁发证书。

  中国文艺 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报告》主编徐粤春介绍了2023年《报告》编撰情况。据悉,共有137人参与《报告》编撰工作,其中首席专家16位、撰稿人106位、责任编辑15位,全书约25万字。

  徐粤春当日还表示,做好2024年《报告》编撰工作意义重大,要进一步提高编撰质量,加强协同配合,落实编撰责任。(完)

  有记者问及台当局防疫部门负责人曾表示就疫情向大陆表达了互助合作意愿,马晓光首先指出,疫情发生以来,岛内一些政客利用疫情进行政治操弄,或“以疫谋独”、或对大陆进行攻击污蔑,或煽动“反中抗中”。这些劣迹都将被记在两岸关系历史上。至于台湾防疫部门负责人的有关说法,他说,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大陆窗口单位没有收到相关信息。

  当日的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由马晓光主持,他在开场发言中围绕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新年贺词,表达了对广大台湾同胞的深情厚意,希望两岸同胞携手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在台湾岛内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作了上述表示。

  ——专访新疆文博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

  近日,海信与微软达成生态合作,双方将借助海信商用显示Vision Hub智慧平板产品,基于微软Teams音视频能力,以及微软智能云Azure通信服务解决方案,推出HiTeams应用。据悉,海信也成为国内首个在安卓大屏系统上与Teams建立合作的生态方,将与微软形成合力,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顺畅的大屏协作体验。

  复星国际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执行官徐晓亮表示,豫园灯会“种草”和“出圈”的背后,体现的是中国年轻人的文化自信和国家不断提升的软实力。

  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乙类乙管”后行业疫情防控措施和疫情严重时的防控措施,确保各项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到位,保障文化和旅游活动正常开展,人员有序流动。要指导公共文化单位、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做好场所、活动的常态化疫情防控,科学佩戴口罩,做好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降低病毒传播风险。疫情严重期间,可适时依法采取临时性的防控措施,及时应对、果断干预、科学处置。

陈光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