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降水知多少?最新研究称被严重低估亟需新观测体系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09 08:09:13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被誉为“世界屋脊”、有“亚洲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其降水量监测评估的精准度如何,对相关区域水资源管理、水循环研究和水灾害防控至关重要。

  目前普遍认为,地面仪器监测(简称“器测”)是获取降水信息最主要、最可靠的手段。不过,中外科学家最新合作研究发现,器测严重低估了青藏高原的实际降水量,亟需研究构建新观测体系。

  这项青藏高原水循环领域重要研究进展,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河海大学和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等科研同行共同完成,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

  本次研究中,合作团队进一步从器测误差和代表性误差两个方面,系统剖析了青藏高原降水被严重低估的原因:在青藏高原地区,降水过程中雪的占比相对较高,且常伴有强风。传统地面监测仪器的开口面积有限且底部封闭,在强风条件下易形成上托气流,阻碍雨滴或雪花进入,从而造成降水量低估。这种由强风引起的器测误差是影响高寒地区降水测量精度的最主要原因,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误差甚至可超过100%。

  论文第一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缪驰远教授介绍说,代表性误差可划分为网格代表性误差和区域代表性误差。青藏高原地形复杂,即便在一个网格单元内也存在显著的地形变化,垂直降水梯度明显。但是,气象站点通常位于山谷或低海拔地区,无法反映其所在网格单元的整体降水特征。对于无地面测站分布的网格单元,降水量需利用更远的台站数据进行推算,进一步降低了降水量监测的可靠性,从而在区域尺度上引入代表性误差。由于交通不便、监测环境困难,青藏高原现有的气象台站密度(每个站点平均覆盖2.2万平方公里)明显低于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最小站点密度。此外,气象站点的空间和海拔分布不均进一步降低了区域降水的估算精度,区域代表性误差大幅增加。

  李新表示,为此,合作团队呼吁重新评估基于现有器测降水数据得到的水资源、水循环和水灾害相关结果。他们还从仪器创新、站点建设与空间优化、多监测手段对比、数据同化与融合、深度学习等方面,提出青藏高原降水监测新方案。

  据了解,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冰储量仅次于南极和北极,是包括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湄公河在内的亚洲10多条主要河流的发源地,为近20亿人提供可 靠水源。

  有人向他推荐学诗软件

  北方城市表现亮眼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6日电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6日消息 按照认证机构资质审批“证照分离”改革的总体要求,认监委组织开展了认证机构资质符合性现场核查。经核查,以下12家认证机构存在申请资质时提交虚假材料、作出虚假承诺或者目前不能持续符合资质条件的问题,详情如下: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一方面,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扩大开放的决心没有动摇,发展动力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在新的一年,要实现经济运行的整体好转、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还需要我们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6日电 据外交部领事司微信公众号“领事直通车”消息,当前,南苏丹全国范围内已实现停火,但地方武装冲突、部族冲突等依然多发频发。

  “平时我们经常看《脱口秀大会》”,来自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对年轻情侣对记者表示,很高兴在元宵之夜能看到精彩的中文脱口秀,这是以前无法想象的。

袁馨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