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中国石窟|赵声良:敦煌石窟中有多少东西方元素“共处一室”?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7-02 08:56:09

  中新社兰州7月1日电 题:敦煌石窟中有多少东西方元素“共处一室”?

  ——专访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馆员赵声良

  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说起敦煌石窟,不少人都误认为敦煌石窟等同于敦煌莫高窟。事实上,敦煌石窟指的是包括瓜州榆林窟、西千佛洞等敦煌周边大大小小的石窟群,莫高窟是其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石窟。与中国其他石窟不同,敦煌石窟出自民间创造,建造工匠既有中原来的,也有西域来的。

  敦煌石窟蕴藏了哪些东西方交融交汇的元素?具有差异化的东西方文化,如何以浑然天成的形式传承千年?海纳百川的敦煌文化基因,对共建“一带一路”有何启示?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馆员赵声良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作出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敦煌石窟如何形成?都蕴藏了哪些东西方文化交融交汇的元素?

  赵声良:敦煌石窟本身是一个佛教石窟,在古丝绸之路形成之后,敦煌恰处在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东西方诸多文化元素都会在这里交融。佛教从印度经过中亚传到中国,敦煌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也曾经是一个“佛教的都市”,当地很多人都信佛。

  佛教传到敦煌之后,已不单纯是一个宗教,它带来了如印度文化、中亚犍陀罗(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一带)文化,以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波斯文化等很多外来文化元素,它们通过佛教艺术这个载体,也就形成了当下敦煌文化的特点。

  我们现在看到的敦煌石窟虽然是佛教艺术,石窟里的壁画内容也是佛教主题,但其中体现了东西方之间很多文化元素,如在唐代经变画中,既有印度高僧、中亚人、波斯人等文化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还有很多是从事农业耕作的中国古人,以及普通老百姓民俗生活等中原社会生活的反映。

  敦煌石窟早期如北魏(南北朝时期北朝首个王朝)阶段的菩萨造像,其雕塑有浓厚的犍陀罗风格特点,这个地方曾受到古希腊文化和印度文化影响,佛像菩萨造像存在古希腊雕刻的一些特点。

  而在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洞窟壁画上,还出现了爱奥尼柱式的典型希腊神柱。在不少北凉、北魏壁画里,大量出现了被中国古人称作“凹凸法”的印度式绘画方法,颜色由浅到深,表现出了人物肌肤、面部和手等的立体感。一些菩萨造像,也具有印度刻画人物时惯用的S形“三道弯”造型。

  敦煌石窟在承载众多外来文化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仙也大量出现其中。比如在莫高窟西魏时期第249窟、285窟,能看到东王公(道教主流全真道始祖)和西王母、伏羲、女娲等这些中国传统神仙,它们和外来的印度神共处一窟,实现了两种文化的交汇。

  中新社记者:具有差异化的东西方文化,如何以浑然天成的形式在敦煌石窟中传承千年?

  赵声良: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几千年生生不息,是因为它本身有一种包容性,能够把外来文化吸收进来。东西方之间多种文明、多元文化因而在敦煌石窟中,可以“共处一室”,延续千年。

  在敦煌文献中,可以找到很多古印度、叙利亚地区传来的文化元素,比如基督教(中国古代称“景教”)文献和摩尼教文献,它们在敦煌地区延续了1000多年;在莫高窟考古中,还发现了叙利亚文的《圣经》和基督教的十字架。

  有一些宗教最初是相互排斥的,也有斗争,但在斗争之后逐渐融合,也就和平共处、一起发展。比如在汉代至魏晋南北朝初期,佛教与中国传统道教,以及儒家思想都有过斗争,在彼此斗争中也都在改变,在融合中中国化,在中国化中创新,在创新中中国化。佛教中国化的创新形成即是典型。

  以上这些发现,足以证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它没有排斥外来文化,而是不断将其吸收进来。在敦煌石窟里,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神仙思想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共同融合,最后形成包容性比较强的敦煌文化。这种包容性也促使更多外来文化,源源不断进入中国。

  中新社记者:经过数十年的保护和研究,敦煌石窟获得了怎样的保护和弘扬?

  赵声良:经过几十年的工作,敦煌石窟已从抢救性保护转入科学保护阶段,也就是预防性保护,在它还没有“变坏”的时候,我们就采取措施把它“堵”住了。目前已有一套完整的科学方法可以保护它,保障敦煌石窟不再被毁坏,洞窟不会倒塌,壁画不会坏掉。

  这就好比人生病了就要救治,但最理想的办法就是不要生病。对于敦煌石窟来说,一个是要精准掌握洞窟里微观环境下,可能发生的病害,比如对洞窟温湿度和空气质量等进行监控;另一个是实时监测宏观大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对石窟造成危险的外部隐患,比如对大风沙尘、暴雨洪水等进行预警。

  这套目前中国最先进的预防性保护措施,正在向丝绸之路沿线推广和普及。我们还建成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首个模拟研究平台——多场耦合实验室,致力于为文物“治未病”。“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两个国家级文保平台,承担了敦煌石窟以外的中国十余个省区文物保护。

  20世纪80年代,有人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经过几十年努力拼搏,中国敦煌学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敦煌研究院出版了500多部相关著作,《敦煌研究》已成为敦煌学领域的顶级期刊。

  近年来,围绕敦煌石窟保护进行的一些探索和科技发明,在中国内地已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依托每年举办的多场国际学术会,不仅迎来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来研究敦煌文化,也通过本院学者去国外访问、讲学和做短期研究的机会,讲述敦煌文化和故事。

  中新社记者:敦煌石窟的文化基因对当下共建“一带一路”有何启示?

  赵声良:通过敦煌文化,我们看到因为交流互鉴,从而促进人类文化不断向前发展,丝绸之路即是一个典型例证。由于东西方在丝绸之路上交往,中国的文化源源不断传到了西方,西方文明也源源不断传至中国,在敦煌实现交融交汇,然后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于丝绸之路,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丝绸等传到了西方,使得西方文明发生了很大变化。包括佛教、雕塑、绘画等西方文化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如中国汉代绘画的色彩没那么丰富,印度、中亚比较强调写实和注重立体感,随佛教文化东渐后,中国绘画中的人物造型也有了很大变化。

  敦煌文化给当下的启示就是文明要交流互鉴,东西方之间才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二者曾携手创造了如敦煌莫高窟这样辉煌的古代文化,就是一个典范。

  今天面对敦煌石窟这样一个伟大的文化宝库,我们更应该深刻体会到只有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互鉴、融合理解、平等交流,才能携手发展,从而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完)

  受访者简介:

  赵声良,敦煌研究院研究馆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先后受聘为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客座研究员、台南艺术大学客座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敦煌石窟艺术及中国美术史。主持完成多项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教育部重点研基地重大项目。出版《敦煌壁画风景研究》《敦煌艺术十讲》《敦煌石窟艺术简史》等二十余部著作。

  秦刚说,外交帮扶工作见证了一个个大爱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见证了“大爱无国界”活动坚守初心,助力脱贫攻坚的圆满收官,乡村振兴接力起航;见证了无数个孩童心中的梦想实现,无数个家庭有了新的希望。“大爱无国界”活动的创办,不仅是为了凝聚爱心,共创未来,更是为了传递和发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的“大爱精神”。

  王青表示,在近期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快速落地,银行基建配套贷款发放力度加大,以及各地重大项目开工、施工节奏加快带动下,年末基建投资继续提速。据他们测算,2022年12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达到14.3%,创年内新高,连续两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四季度宏观经济运行好于预期的重要推动力量。

兔年春节临近,

  “中央企业煤电企业不惜成本采购优质电煤,确保高峰期发得出、顶得上。”在1月17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介绍,去年,在煤电价格倒挂、发1度亏1度的情况下,发电央企依然按照要求全力发电,非计划停运及出力受阻情况明显好于全国水平。

  <strong>曾被视为越南领导层“第二号人物”</strong>

  高嘉瑜事后坦言被当时的场面震惊了,她16日在脸书晒出“烂鞋照”,4个球鞋不仅鞋身陈旧,鞋底更已脱落甚至全烂,高则对着鞋大喊“真的哀莫大于心死”。有人认为高是意有所指,恐与近期绿营批斗有关,直呼她应该断舍离。

张晓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