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网红”灭火器,效果有点不靠谱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30 23:50:51

  实测6款网红灭火器 大多灭不了火

  近期,一些不同于家用灭火器的新型灭火器材在网上流行起来。“灭火宝”“灭火球”“灭火花瓶”……它们造型奇特,有些甚至可以充当家居饰品。

  在电商平台上,这类产品的价格多在几十元到一百元之间。根据商品详情页介绍,它们能用于扑救四到五种火灾,其优势在于造型好看、节省面积、使用方法简单等,吸引了不少有消防安全意识但不会使用家用灭火器的消费者购买。在买家留言区,不少消费者称其“比干粉灭火器方便”。至于灭火效果如何,没有买家提起。

  结果显示,它们的灭火效果均不理想。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宣传科科长刘丙涛建议,消费者购买灭火器材时,应当选择具有3C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型式检验报告的产品,还可以登录中国消防产品信息网,查验消防产品生产企业、产品品名、型号以及包装上的质量信息是否真实。

  销售

  “网红”灭火器材多在电商平台销售

  前段时间,消费者崔玲(化名)看到了高层建筑起火的新闻,她想在家里准备一些灭火器材,“但是干粉灭火器、水基底灭火器都太大了,放在家里、车里都占地方。”

  在社交平台上,她看到了不少关于“网红”新型灭火器 材的测评视频。这些视频多由消防产品商家或一些博主发布,他们声称,比起常见的家用灭火器,新型器材价格更便宜,体积更小,多数能满足家用和车用两种需求,使用方法也更简单,“真遇到火灾的时候,你能想起来怎么用干粉灭火器吗?”

  测评画面里,不到一平方米的火,“灭火球”抛进去立即爆炸,浓烟散去后,火熄灭了。但崔玲觉得,“灭火球”的爆炸杀伤力有些大——有的测评在厨房进行,天花板都被炸塌了一块。

  她最终在拼多多上购买了“灭火花瓶”,挂在家中墙上。测评视频显示,“灭火花瓶”是水基底灭火器,抛进火堆中便能扑灭明火,但如果抛得不够准,就只能扑灭一部分,效果不如“灭火球”。但“灭火花瓶”造型如花瓶,“在家当个装饰也挺好的。身边也有朋友购买,就几十块钱,也推荐我买。”

  记者在淘宝、拼多多、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搜索“灭火器材”发现,除了常见的干粉灭火器、灭火毯等,页面上出现的“灭火球”“灭火贴”“灭火花瓶”“灭火手雷”等新型灭火器材让人眼花缭乱。此类商品的销量虽然不如干粉灭火器,但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尤其是“灭火球”和“灭火贴”,销量已经上千。这些产品大多不超过一百元,和干粉灭火器价格相当。

  商品介绍显示,这些灭火器材能用于多种火灾场景。根据国家标准《火灾分类》的规定,火灾分为A、B、C、D、E、F六类:A类固体物质火灾,B类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气体火灾,D类金属火灾,E类带电火灾,F类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这些新型灭火器材商品详情信息显示,除了D类,它们能扑灭A类、B类、C类、E类、F类中的四到五种火灾,“使用简单、高效灭火,比传统灭火器简单。”

  根据店铺客服介绍,“灭火手雷”“灭火花瓶”都是水基底灭火器,“灭火贴”“便携式气溶胶灭火器”通过气溶胶发生剂灭火,“灭火宝”内置泡沫型灭火剂,“灭火球”内置干粉灭火剂。至于这些灭火器材的具体成分,瓶身、包装盒、商品详情页等均无介绍,客服也表示不清楚。

  当记者询问这些灭火器的灭火效果时,多位客服出示了灭火器材的检验报告。这些报告多由各省份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和第三方检测公司出具。报告显示,多数器材只被检验了针对一到两类火灾的灭火性能,显示灭火成功。

  记者走访北京多家线下消防用品商店后发现,大多数商店不出售此类新型灭火器材,“这些都需要去网上买。”昌平区“祥瑞消防”商店店员告诉记者,门店出售“灭火球”,“但很少有人买。”

  在电商平台上,有消费者提到,“灭火球”质量差,“收到后里面的干粉都漏出来了。”也有不少网友质疑,这些新型灭火器材是“智商税”。

  测试

  “灭火球”投进火盆后 可燃物碎片溅出约5米远

  为了检验这些灭火器材的性能,记者分别在淘宝、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购买了“灭火球”“灭火贴”“灭火花瓶”“灭火手雷”“便携式气溶胶灭火器”“灭火宝”,联合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在西红门消防救援站进行了试验。

  据商家介绍,“灭火球”“灭火贴”都是固定型灭火器材,应放在易起火点附近,且“灭火贴”更适用于封闭空间;“灭火花瓶”“灭火手雷”“灭火宝”则属于投掷型灭火器材,起火后可直接投到火苗根部;“便携式气溶胶灭火器”属于便携型器材,应手持并对准火苗根部灭火。

  消防员首先选择了“灭火花瓶”。记者观察发现,“灭火花瓶”是一个装满了液体的红色瓶子,瓶身上写着“投掷型灭火逃生花瓶”字样,灭火种类为A类、B类、E类、F类,充装量为660毫升。随瓶附送一束白色假花,可以插在瓶盖上,起到装饰作用。

  消防员将“灭火花瓶”投入面积不到1平方米的火盆中,“灭火花瓶”燃烧5分钟后,瓶身破损变形,内部液体流出,但没有灭火效果。

  随后,消防员拿起了“灭火手雷”。“灭火手雷”和“灭火花瓶”外观相似,绿色的瓶身内盛着350毫升液体。瓶身上注明,其灭火种类为A类、B类、C类、E类,遇到火灾时,将其投向火源,瓶体会受到撞击破裂,灭火剂瞬间形成膜状,抑制氧气、降温、抑制化学连锁反应,有效灭火。

  消防员将“灭火手雷”投入到火盆中发现,其灭火效果和“灭火花瓶”没有显著差别。

  第三次试验,消防员选择了“灭火宝”。“灭火宝”外观为蓝色瓶状,瓶身上写着“焰感式泡沫型自动灭火装置”,灭火种类为A类、B类、C类、E类、F类,充装量有1.2升。商品详情页注明其“遇火即爆”,接触明火后会裂开,灭火剂呈雾状喷射,爆炸产生的冲击力使火苗缺氧,从而使火焰熄灭。“小身型,大威力”,商品详情页提示使用者投掷时应与其保持安全距离。客服解释称,这也是它的优势所在——远距离灭火,无需近距离拿着灭火器。

  消防员将“灭火宝”投入火盆约5秒后,伴随“嘭”的一声,“灭火宝”发生爆炸,卷起一股浓烟,有可燃物碎片溅出。浓烟散去后,消防员发现瓶身蓝色塑料膜已经消失,火势有所减小但并没有熄灭。消防员解释,爆炸时产生的冲击力能够迅速降低温度、隔绝氧气或抑制燃烧链反应,有灭火效果,大型火灾中经常使用的灭火弹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之后,消防员又将“灭火球”投入火盆中。

  “灭火球”外观为红色球状,有0.5千克到4千克重量不等的型号可供选择。客服建议将其放在易起火点附近,“也可以投掷到火苗根部。”商品详情页指出,其优点是“适用性广泛,无监管自动灭火”。客服提供的检测报告显示,其灭火剂是黄色的“ABC干粉”,适用于扑救A类、B类、C类火灾的干粉灭火剂。

  “灭火球”包装盒上显示,当无人在场时,如果出现火情,“灭火球”接触到明火后,3秒内便可灭火,还会发出大约120分贝的警报声。

  “灭火球”被投进火盆后,3秒钟便发生了爆炸,发出巨响,可燃物碎片溅出约5米远。浓烟散去后,火焰熄灭。但是,商品详情页和包装盒上没有提示使用者要远离爆炸时的“灭火球”。

  第五次试验,消防员拿起“便携式气溶胶灭火器”,对准火苗根部。“便携式气溶胶灭火器”为红色瓶状,消防员按照瓶身上的提示操作,先拔出尾部的保险环,再按下启动键,“便携式气溶胶灭火器”喷出了白色雾状的气溶胶颗粒,大概持续了三分钟。

  气溶胶颗粒喷出的那一刻,火势有所减小,喷完后,火势恢复。消防员说,使用“便携式气溶胶灭火器”的时候,能闻到一股很呛鼻的气味,而且瓶身变得很烫,“外壳都有些烧化了,已经变形了,拿着尾部也会觉得烫手。”

  “便携式气溶胶灭火器”瓶身说明显示,其灭火类型为B类、F类,喷射距离大于2米,喷射时间大于8秒。电商平台的商品详情页建议使用者在密闭空间使用该产品,并且“启动后请勿触碰喷口,以免烫伤”。

  最后,消防员将“灭火贴”投入火盆中。“灭火贴”是比手掌略小的黑色圆盒,重量有20克、30克、40克、50克不等。根据商品详情页介绍,使用者可以将其贴在发动机舱、配电柜、电池箱等需要预防火灾的物体上方。灭火贴内部置有灭火剂,可以在起火或者温度发生变化时产生化学反应,自动喷出,进行灭火。

  被投进火盆中后,“灭火贴”也喷出气溶胶颗粒,灭火效果和“便携式气溶胶灭火器”类似,火势虽曾变小,但没有熄灭。

  建议

  “网红”灭火器有隐患购买灭火器要认准3C认证

  几轮试验完成,记者发现,这些看着美观、体形小巧的新型灭火器,几乎都无法像商家描述的那样有效灭火。

  参与试验的消防员也认为,这些器材的灭火效果均不理想,而且有些产品在灭火过程中会爆炸,容易伤到附近的人,有安全隐患。

  那么,什么样的灭火器才是真正值得购买的?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宣传科科长刘丙涛建议,消费者应选择购买具有3C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型式检验报告的消防产品。

  据悉,3C(CCC, 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即“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是中国政府为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以及国家安全,强化产品质量管理,依据法律法规所施行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3C认证目录中包含消防产品,其中包括火灾报警产品、灭火器、避难逃生产品,灭火器又分为手提式灭火器、推车式灭火器、简易式灭火器。

  记者询问店铺客服得知,上述新型灭火器材均没有取得3C认证,有客服解释称,店铺的产品是“投掷型”“便携型”,因此不需要获得3C认证,也无法在中国消防产品信息网查询到信息。记者走访的多家消防用品商店均表示,更推荐购买传统的干粉灭火器、水基型灭火器等,“这些都是有3C认证的。”

  消防部门建议,消费者应在有资质许可的消防器材店、安防店等处购买灭火器,购买时要注意留存票据。如果选择在网上购买,应注意甄别商家的信用信息,确保购买到的是正规产品。

  刘丙涛还提到,消费者可以用手机扫描灭火器瓶身上的二维码,登录中国消防产品信息网,查验消防产品生产企业、产品品名、型号以及包装上的质量信息是否真实。正规的消防器材产品表面有清晰的产品标志和质量检测标志,而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外观标识往往模糊、粗糙,内容不全而且容易脱落。

  “如果购买灭火器,灭火器的底圈会有钢印,钢印上面一般会写明灭火器的水压试验值、生产年份和生产连续号,还会张贴合格证,合格证上注明生产批号、净含量、检验日期等,也要关注灭火器压力指示器的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范围内,保险装置的铅封是否完好无损。”刘丙涛说。

  刘丙涛还建议,每个家庭都可以准备一个“消防应急包”,内备灭火器、手电筒、安全绳、缓降器、逃生面具等消防应急物品,以求在火灾等灾害发生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伤害。

  1942年,还在大学读书的宿白就在一次假期游历中,被云冈恢弘的崖刻大佛深深吸引。1947年,在北大图书馆兼任编目工作的他,整理善本时偶然发现了《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这是1147年金朝皇统年间撰刻的一篇文字,记录了云冈石窟的历史和重修情况,原碑早已轶毁,拓本也不复存在,元末《析津志》抄录过此碑文,但并未刊印,明初编《永乐大典》时又抄录《析津志》文字,后毁于庚子之役,幸而光绪年间缪荃孙的抄本将这一部分保存了下来。

  即便最近两天报道不丹首相的最新表态,不少印媒仍延续多年来的那套说辞,鼓噪中国在洞朗等本国领土上建村、修路等是“改变现状”,甚至是所谓“侵犯不丹领土”。

  王一涛认为,要建立起一个体系,对中药的种植、加工生产、科学研究、临床、流通等进行规范,这也是中医药走向国际、服务人类健康的关键。澳门大学是全球高校里第一个用全英文进行中医药教育的高校,并建立了第一个国家中医药领域的重点实验室,致力于提高中医药质量和标准,更好地保证中医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

  《反胁迫工具法案》显示,如果欧盟成员国提出胁迫上诉,欧盟委员会将最多花两个月的时间进行初步调查。此后,欧盟各国政府将投票决定第三国的经济措施是否对欧盟成员国构成胁迫。如果投票通过,第三国将被要求立即停止胁迫措施。如果谈判失败,欧盟委员会将采取反制,包括提高进口关税、吊销进出口许可证、限制参与欧盟公开招标等12项措施。路透社28日报道称,预计该法案正式通过后,将于2023年下半年生效。

  “简单来说,封关后内地的货物到海南岛,算出口,海南岛的货物来内地,算进口。”在白明看来,这也会为海南的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商机:“封关后推行的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优惠政策将更全面细致。而零关税是最重要的商机,增值税、消费税等税制也将简并,企业也可因此降低各种成本。”

  近日,中纪委持续打虎,与昨日宣布落马的山东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孙述涛一样,殷美根也是在任上落马。公开报道显示,他在3月16日还主持了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并在会议上讲了话。

林文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