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生物在史上最大灭绝事件中形态演变过程

来源: 金羊网
2024-06-13 03:38:12

  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生态与进化》。

  地球曾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不仅导致大量物种消失,更影响了生物形态的多样性。

  形态多样性即不同物种在形态上的差异,是衡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没有大规模灭绝事件期间,物种多样性和形态多样性通常是同步演化。然而,大规模灭绝事件却可能打破这种同步性,导致两者脱耦。

  宋海军团队开发一种名为DeepMorph的自动化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599个属、六个海洋生物门类的化石图像进行分析,揭示了大灭绝期间形态多样性的动态变化。

  研究发现,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期间,大部分门类,包含菊石类、腕足动物、介形类、双壳类和腹足类,经历了对复杂和装饰性形态的选择性灭绝,那些大型、复杂和强烈纹饰的形态类型灭绝更严重;而牙形动物则没有表现出形态选择性灭绝的迹象。

  研究还发现,菊石类、腕足类、介形类、双壳类、腹足类、牙形石六个海洋生物类群在经历灭绝事件时,表现出四种不同的形态演变模式。这种灭绝的选择性和强度可能是由复杂的多因素影响所致,反映出不同演化枝和形态类 型对环境耐受阈

  中国饭店协会也建议,在餐饮固定用工模式遇到障碍的情况下,“灵活用工”或成为餐饮企业缓解用工紧张的新思路。

  桥隧工李奇的儿子刚出生还没满月,可他因为工作没法回家,更没法照顾老婆月子。他平时腼腆话不多,但和老婆儿子视频时,满含温柔。

  2023年春节是“乙类乙管”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公众假期,探亲访友、旅游返乡过年等出游需求集中释放。广西出台《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动拓宽“引客入桂”渠道,助力跨省游市场复苏,进一步激发南宁航空市场活力。

  继先前承诺向乌克兰提供14辆德制“豹2”主战坦克,波兰政府27日宣布,打算再向乌方提供60辆主战坦克。

  “重点人群健康监测的重要意义,在于尽早准确识别重症风险人员,及时转诊。”盐城阜宁县吴滩卫生院副院长张迅说,大年三十下午两点多,医生吴晓梅在走访重点人群时发现董陈村村民、76岁的顾奶奶血氧饱和度为82%,吴晓梅判断老人有转重症可能,随即将情况上报给吴滩卫生院。

  中国和乌干达的经济关系持续发展。有人却把对“全球南方”实行现代殖民的标签贴在中国身上。然而这种说法有根据吗?

黄秀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