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印发通知 引导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6-16 23:10:27

  中新网6月14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14日,中新财经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增强质量政策与金融政策协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据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田世宏介绍,质量融资增信是指以企业具备的质量能力、资质等质量要素为依据建立的增信机制,旨在为具有较高质量效益水平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一些地方实践中,也称为“质量贷”或“质量融”。

  作为发挥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作用,让“质量+金融”政策直达实体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田世宏称,《通知》遵循质量和金融领域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突出质量要素的作用,按照 “信息采集、信用评估、贷款服务、贷后管理”的质量融资增信实施全流程进行部署。

  “从融资增信供给侧看,质量融资增信帮助金融机构破解了质量信息不对称难题;从融资增信需求侧看,加大了对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从融资增信的供给和需求的适配看,充分发挥了质量与金融工具的组合作用。”

  不过,田世宏也提到,目前,质量融资增信工作尚处于发轫阶段,主要集中在部分省份和一些城市的“点”上,还未在全国“面”上蓬勃开展。并且存在融资规模较小,参与金融机构数量不多等问题。“因此,三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通知》,通过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引导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更全面的赋能企业质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副司长车士义在会上表示,人民银行高度重视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包括质量效益型企业在内的各类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从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4月末,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超过66万亿元,前4个月增加3.3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过33万亿元,前4个月增加2万亿元。

  车士义称,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细化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围绕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和金融机构业务实际,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部门协同、效果评估等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形成工作闭环,提升工作实效。(完)

  记者了解到,2023年江西省级层面重点推进大中型建设项目3558个,比上年增加103个,增长3%;总投资4.5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775亿元,增长20.5%;计划年度完成投资1.5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760亿元,增长31.9%。(完)

  <strong>——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strong>

  陈月明表示,由于历史原因,此前打鼓岭区多地被纳入禁区范围,口岸地区交通,基建等非常落后,回归后随着港深两地的交流日益加深,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及特区政府的努力协调及当地乡民的高度包容配合,最终促成了莲塘/香园围口岸的成功建设,大大发挥了香园围口岸的地段优势,缓解了文锦渡口岸的货运压力,极大地改善了港深两地口岸交通运营效率,进一步助力港深口岸经济带的发展,使得打鼓岭区三个重要口岸科学协同运作,带动人流、物流、经济流的良性流转。

  滁宁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后,将有效促进滁宁同城化发展,加速推进滁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加强安徽与长三角地区之间的纽带联系。(完)

  忙起来,心里踏实。“有活儿干,日子就越来越好!”是很多劳动者的心声。毕竟,时光不等人。每一个忙碌的身影背后,都是一份稳稳的幸福。请看,合肥城隍庙,卖徽州毛豆腐、芙蓉蛋卷的小吃摊前人头攒动;天津古文化街,茶馆里座无虚席,相声大会传出阵阵欢声笑语;武汉硃山湖畔,东风本田的车间内焊花闪耀、悬臂挥舞,平均1小时就有70辆整车驶出工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7.5万个市场商户“火力全开”,迎接全球客商的到来……无论是农民工乘坐“务工专列”前往工厂,还是快递小哥骑上电动摩托驶向客户,抑或是水手拉响轮船汽笛扬帆远航,大家都在向着美好生活热情奔赴。

  <strong>倡导个人转向绿色消费模式</strong>

赖妙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