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时评】科学防沙治沙 久久为功筑牢“三北”绿色长城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09 03:14:48

  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当地人摸索出了“深栽浅埋”法,即将树苗栽种到一米深的沙坑中,却只回填半米深的土,帮助树苗有力抗拒了风沙干旱,不仅减少了50%的浇水次数,还将苗木成活率由过去的5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在宁夏中卫,人们在沙面人工接种蓝藻等隐花植物,促进形成生物土壤结皮,可以有效固沙。天然结皮的形成至少需要8年,人工培养只需1年左右。在甘肃武威,科研人员将成片光伏面板布置在荒漠化土地上,不仅能利用光能发电,还能像遮阳伞一样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板下优质牧草、灌木等生长,实现了发电、治沙、增收三重效益……

  这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防沙治沙措施,突出的是因地制宜、科学精准,是各地沙区群众和科研工作者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不同沙区的自然环境不同,栽什么树、种哪些草,种多少、怎么种,都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自然规律而定。因此可以说,防沙治沙是一项科研工作,必须要有扎实的调研、 试验和分析,确保绿化行动科学有效。否则,盲目绿化,脱离实际或违背自然,草木苗难以成活,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还可能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效果适得其反。

  防沙治沙要讲科学、靠科技,也要靠全社会共同参与、久久为功。“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45年多来,正因一代代建设者的不懈努力,在茫茫荒漠中播撒点点绿意,才创造了一个个“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生态奇迹。如今,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8亿亩,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工程区经济林干鲜果品年产量从不足200万吨提高到4800万吨,1500多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增收。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20日电 据“深圳市场监管”公众号19日消息,针对有网友反映其在深圳福田山姆会员店购买的章鱼产品中混有一只“蓝环章鱼”一事,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启动现场核查。该局通报称,福田山姆会员店可出示章鱼产品供应商和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等索证索票资料,资质齐全,未发现福田山姆会员店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strong>对全市27家山姆和沃尔玛门店的货架和库房进行排查,未发现有“蓝环章鱼”</strong>。(中新财经)

  信长星宣布: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无接触精准检测,为出行提速

  黄伟和黄香等兄妹四人是麦琼方助养的孩子之一。2022年黄伟高考取得了599分,被东北大学录取。黄香在南宁读小学,另外两个妹妹住在百色的麦琼方家读书。

  记者/周明 高彦 陈超 黄蒙 丁凤云 杨艺 张晋宁 权廉程 编辑/桂丹 秦玉婷 设计/陈奇 陈敏

  <strong>@全社会</strong>

刘雅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