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兴安盟稻田里的“美丽乡村”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13 21:34:11

  中新网兴安盟6月12日电 题:内蒙古兴安盟稻田里的“美丽乡村”

  作者 张玮 温昕

  “去年景区运营得不错,毛收入超过了25万元。景区运营得好,村集体经济的收入也越来越稳定。”夏日里,坐落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乌兰苏木巴彦塔拉嘎查的河谷宿集静谧祥和。民宿里,巴彦乌兰苏木党委书记傲日格乐、巴彦塔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刘传良和民宿负责人白永福围坐在一起细算着。

  在村里工作6年,刘传良心里有一本明白账,“前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去年收入58万元,每年都在增加。要壮大村集体经济,就不能安于现状。产业发展起来,村里的收入才能不断增加。”

  兴安盟扎赉特旗位于北纬46°大兴安岭南麓生态圈,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是世界公认的“寒地水稻黄金带”。近年来,扎赉特旗以水稻为核心,探索村庄经营模式,打造稻田里的“美丽乡村”。

  在扎赉特旗努文木仁乡中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稻田里,工人们正在忙着使用无人机进行扬肥作业。自合作社成立以来,中心村将小农机转变为大农机、人工作业转化为机械作业,依托大型农机具进行土地流转,为社员及周边农民提供耕、种、防、收全程农机农技服务。

  “我们有80栋大棚,育苗20万盘,完全满足合作社土地使用量,剩余部分进行出售也是一份收入。现在插秧基本完事,正在补苗、扬肥阶段,等到6月下旬再晒田,然后进行日常田间管理。”中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工人许庆柱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中心村充分挖掘本地的旅游资源,合作社发动全村村民积极入股打造中心村旅游项目“荷花园度假山庄”,村民入股后,不仅可以得到村集体经济的分红,还可以在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

  目前,中 心村13341亩土地全部实现代耕代种、集约式管理,共有101户农户自愿入股旅游合作社

  自2023年3月中心村被确定为扎赉特旗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以来,该村实行“1+1+1+N”的运营模式,成立集体股权经济合作社及土地、劳务、旅游、置业股份合作社,社员由原来的38户变为全村所有农户403户。改革后,村里年纯利润达300万元,每名股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

  中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李牡丹说:“2024年,合作社增加有机水稻种植及认证1000亩,同时我们将扩展合作社的经营范围,带动村民及股民增收致富。”

  这几天,好力保镇永兴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安置区建设现场,规划图正在逐步变成建设实景,建设区域已见雏形。

  “我在这个工地务工,挣着工资,也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楼房一天天地建起来,心里真是高兴。”永兴村村民陆洪超看着村子逐渐有了“城市模样”,干劲十足。

  扎赉特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旭东介绍,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强村富民的重要保障。去年,扎赉特旗各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25万元以上,其中,8个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完)

  对于申军良来说,这一刻来得有些太突然了。当天上午8点钟,他还与张维平的家属约了在广州增城见面,他希望了解亲属最后会面的内容,看看有没有“梅姨”或尚未找到的3名被拐孩子的消息。

  “此次行程有两个关键任务,第一是希望通过简报和实地考察得到一手信息,让澳大利亚工业界了解中国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背景下的机遇。”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主席戴维·奥尔森22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另一个关键任务,是希望此行向中国商界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即澳大利亚商界正在寻求新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在更多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特别是在我们共同的零碳排放道路上”。

  在进阶的课程上,他们还做遥控车。王印提供电池、导线、接收器和电机,孩子们则三三两两自行创造属于小组的专属车辆。整个动力系统及车的外观结构,都要孩子们自己设计,每组做出来的样式五花八门,从三个轮子到六个轮子,有三角形的车,也有像是登陆外星时才用得到的设备,颇具创造力。

  有网友表示,大熊猫“小丫”此前生活在秦岭四宝科学公园。记者致电秦岭四宝科学公园,工作人员表示,“小丫”此前的确在该园生活。至于具体情况,需要向林业部门核实了解。

  “但是兴奋之余,定下心来,仔细一想:芯片做出来了,没有用,锁在抽屉中,得了奖,又怎样?它只是一张纸。”黄令仪心中始终不甘。

  这件事让王印明白,培养孩子不见得只在理论课上下功夫,教育也不仅仅是老师在讲台上灌输,还应该跳出来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品质和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索欲,为未来埋下一颗种子。

黄彦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