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稻虾轮作”兴村富民 江西南昌大力推进绿色农业发展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26 21:48:42

  中新网南昌6月25日电(卢梦梦)眼下,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蒋巷镇广阔的稻虾田里,养殖户们正熟练地操作着插秧机,将嫩绿的秧苗整齐插入田中。

  与传统的稻作方式不同,近年来,南昌县蒋巷镇积极推广“稻虾轮作”模式,带领广大农户走出了一条“绿色”致富路。

  什么是“稻虾轮作”?顾名思 义就是在同一块田内养殖龙虾、种植水稻,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养。每年11月份水稻收割后,利用冬闲田养一季小龙虾,至来年6月小龙虾养殖结束后继续种稻,如此循环交替,经济效益显著。

  在南昌县蒋巷镇小龙虾养殖户汪泉根的稻田里,他正和几名工人忙着操作插秧机进行水稻播栽。“今年我承包了1000亩左右的稻虾田,目前所产的小龙虾已全部卖完,每亩收入在2000至3000元。水稻也将在月底播栽完毕,预计每亩收成能达到600元左右。与单纯种粮相比,每亩田的收益增加了好几倍。”汪泉根笑着说。

  在南昌县蒋巷镇,“稻虾轮作”的生态种养模式让不少农户尝到了甜头。近几天,农户刘廷军正忙着将自家田间最后一批小龙虾捕捞售卖。“小龙虾养殖可以为水稻种植提供有机肥料,减少化肥农药使用,进一步提高水稻品质。收完水稻后养殖小龙虾,稻田又可以为小龙虾提供天然饵料和栖息地,养出的小龙虾个大味美,经常供不应求。”刘廷军说。

  如今,“稻虾轮作”已成为南昌县蒋巷镇农业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经示范推动,目前该镇“稻虾轮作”规模已超过20000余亩,有效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

  “‘稻虾轮作’模式不仅让水稻田变成了‘生态园’,实现稳粮增收、粮渔共赢的发展目标,还让农户们实现了田里‘淘金’的梦想。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统战优势,协同相关部门大力推广这种生态种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稻渔轮作’等模式,大力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南昌市南昌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完)

  令人振奋的成绩,离不开持续的改革攻坚。近年来,南方电网聚焦企业制度等领域发力,探索提升国企治理效能的有效路径——

  商品条码又称GTIN码,通常印刷在零售商品的外包装上,关联企业信息、商品信息等,是商品在生产、销售、运输、仓储、结算等流通过程中唯一的身份标识,相当于商品的“身份证”。目前,该码在国际消费品流通领域应用广泛,涵盖了大部分跨境电商商品,是海关开展商品快速识别、精细化管理和减负提质的工具之一。

  招聘工作仍在火热进行的同时,新入职员工培训也已展开。多位近期入职郑州比亚迪的员工,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其在各地工作生活的场景,被派驻学习的厂区分散在西安、济南等。

  学习业务,她们也不敢放松。这些“女医生”总说:“给钢轨做‘B超’是一门学问,趁现在我们还年轻,要多学、多看、多练,先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问诊’。通过我们的工作,保证火车安全,让旅客平安回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建立自有工人实质是对现有建筑业劳务模式的一次改革和创新,这也是目前建筑业未来发展的需要。”重庆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实际上设立了“容错机制”,试点企业可根据工程项目需要,使用临时用工,但临时用工数量不得超过企业自有工人总数的10%;建设单位应向施工企业提供相应的工程款支付担保,运用经济手段来解决工程款支付不及时的问题;同时,对试点企业全部免交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

  不过,记者走访几家房产中介门店时并没看到有客户。对此,姜先生回应称,“上班日客户较少,周末时客户特别多,你要是周末过来,门店里几乎没业务员,不是在带看就是在签约,复工以来仅我们这一个门店已成交了3套。”

郑惠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