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专家:人才培养激活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应用成关键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02 07:31:54

  中国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其背后都离不开人才支撑,当前数字人才培育已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

  在政策层面,国家已显示出重视。今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数字人才的缺口仍较大。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且仍在不断扩大,大量数字化、智能化的岗位涌现,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梅杰 同样关注到了这一趋势,他提到,在五年前企业可能会认为数字化是IT部门中十几个人的事,但现在大部分企业会要求企业管理者及业务骨干都具备数字化能力。据他观察,企业数字化人才的比例从原来的10%,到现在变成40%或50%甚至更高。

  不过他亦指出,当前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员工学习数字化技术之后如何具体应用并有实际产出,这也是数字化工具在企业中落地产生价值的过程。

  对此,梅杰认为可以借助“杨三角”理论来帮助理解企业如何更高效培养数字化人才。该理论模型由员工思维、员工能力、员工治理三方面组成,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员工思维可代表是否具有学习数字化技术的意愿,员工能力意味着是否具有数字化能力,员工治理则代表企业是否能提供数字化平台让员工发挥所长。

  借助这一模型,梅杰建议,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时首先需要激发员工的数字化学习意愿,同时配置合理的企业员工能力建设计划,并借助数据工具平台降低员工的学习门槛和时间周期。

  UFLPA虽然旨在服务“美国优先”战略,然而“损人”未必“利己”,阻碍我国发展的同时,也将对美国自身及其盟友产生负面影响。当前,美国通货膨胀严重,国内矛盾日益激化,政府财政赤字严重,难以有效保障该法案的长期实施。中国市场前景广阔,已进入消费升级窗口期。该法案短期可能对我国外贸出口行业产生影响,长期来看对我国的影响势必会弱化,涉疆法案终难以达到其目的。在利益驱使之下,美西方国家一些智库、媒体和相关机构对炮制“新疆问题”乐此不疲,导致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被卷入UFLPA,也必然会导致相关机构的执法难度不断加大,执法成本不断上升。因此,从长期来看,UFLPA注定徒劳无功。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1日,美国国务院批准新一轮对台军售案,其中包括F-16战斗机机载导弹及相关设备,总价值高达6.19亿美元。目前该案已进行“知会国会程序”,有望在1个月后正式生效。

  有记者提问,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中方一直通过企业向俄提供非致命援助,现在又开始提供致命援助。另据报道,美不具名官员称,中方正考虑向俄提供122毫米及152毫米口径炮弹等致命性军援,但没有证据表明中方已交付相关武器。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称,如中方作出援俄决定将付出切实代价。请问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谭克非: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美方行径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规定,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严重威胁台海和平稳定。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法新社称,尽管北京强烈否认这些指控,但近一周来,美国展开猛烈的外交攻势,警告中国“不要向俄罗斯提供致命的军事援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此前曾称,“有消息表明中国正考虑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弹药”,中国公司“曾向俄罗斯提供非致命性的支持,并可能提供致命性的支持”。

  <em data-scene="strong">美国政府执法成本不断上升。</em>UFLPA的“有罪假定”要求所有与美国发生贸易关系的经济主体“自证清白”,这势必增加进口审核环节。为完成审核,不仅需要大量执法人员审核企业提供的相关证据,还需要购买和维护相关设备,这无疑会增加执法成本。美国是世界第一进口大国,2021年进口额达到2.891万亿美元。面对如此庞大的进口规模,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已申请7030万美元用于扩充工作人员,并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该法案能够实施,然而这远不足以应对巨大的工作量。

杨淑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