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安全性如何?美国一研究称大多场景下比人类驾驶事故更少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20 07:54:45

  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自动驾驶技术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其安全性广受关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美国学者的一篇技术研究论文称,自动驾驶车辆在大多数场景下比人类驾驶车辆的事故更少。

  这一基于美国交通数据的研究结果,支持了 自动驾驶技术有助于改善道路安全的观点,同时也指出一些有待改进的具体

  该论文介绍,自动驾驶车辆有精密的传感器和算法,可以精准导航交通,或能通过减少人为失误带来更安全的驾驶环境,而人为失误是如今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然而想要最大限度发挥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优势,理解自动驾驶车辆在哪些条件下比人类司机表现更好或更差至关重要。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两位作者、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Mohamed Abdel-Aty和Shengxuan Ding进行一项分析,通过比较2016年至2022年间2100辆自动驾驶车辆和35133辆人类驾驶车辆的事故数据(主要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他们发现,自动驾驶车辆在执行常规驾驶任务(如保持车道位置和根据车流调整位置)时一般更安全、更不容易发生事故。此外,自动驾驶车辆在发生追尾和侧擦事故时也更安全,事故发生率相比人类驾驶分别降低了0.5和0.2倍。

  不过,当前数据表明自动驾驶车辆在特定情境下似乎更易发生事故,比如在晨昏弱光环境下和转弯时(事故率分别是人类驾驶的5.25倍和1.98倍)。论文作者指出,这些可能是自动驾驶技术需要进一步改善的领域,如此才能稳定匹配或超越人类驾驶能力。

  论文作者总结说,虽然这项研究表明自动驾驶车辆有可能改善道路安全,但同时也强调了解决技术局限的重要性,从而确保自动驾驶车辆能在各种情况下安全运作。他们认为,本次研究的发现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在自动驾驶的技术水平和事故中启动的特定系统方面。因此,后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便更细致了解自动驾驶和人类驾驶车辆之间的安全差异。(完)

  三是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将侮辱、诽谤英雄烈士的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人民法院依法严惩侮辱、诽谤英雄烈士行为,保护英雄烈士的人格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例如,这次发布的3个刑事诉讼典型案例中,罗某、肖某、仇某在网络平台上公然侮辱、诋毁英雄烈士,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严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人民法院依法认定其构成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科以刑事处罚。

  从富士康、格力、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近几年的生产基地布局可以看出,需要大量基础工人的制造业企业也正在向河南、湖南、四川等曾经的农民工输出大省迁徙,一个生产基地吸纳就业人数超万人已是常态。这也为当地农民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会上,海南省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副处长邱丽表示,目前海南省60岁及以上人群第一剂接种率91.43%。根据国内外研究数据表明,许多老年人因具有基础性疾病,导致感染新冠病毒后易发生重症甚至死亡。为降低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危重症和死亡风险,海南省充分发挥疫苗作用,必须继续做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尤其做好7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在美国硅谷开始大规模裁员之际,中国的农民工市民化也遇到了挑战:当他们开始老去时,他们数十年工作的城市并非一个可以安心的归宿。

  北京时间12月5日早间,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升值超400点,现报6.9864,创9月份以来新高。截至发稿,美元离岸人民币暂报6.9864,升幅为0.47%。

  陈志海注意到,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感染者,从检测出阳性、到出现症状,再到好转、符合出院标准,一般需要两周左右,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病程会长一些。

杜于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