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23大资管之机构篇:银、保、证资管保持增长 信托、私募继续出清

来源: 大河网
2024-06-29 00:48:1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回望2023,大资管生态持续微调。整体情况来看,大资管生态下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公募基金机构、券商资管机构、保险资管机构都实现了数量的扩容。

  其中,银行理财子公司总数增至31家,整体开业速度放缓但合资机构开业数量稳步提升;公募基金机构总数增至144家,外资布局公募有所提速;券商资管子公司总数达31家,年内共5家资管子公司陆续获批,同时具备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券商资管子公司也进一步扩容,公募化加速;保险资管机构总数增至33家。

  而仍处于转型和调整期的私募基金、信托机构,在机构数量缩减的情况下,反而实现了行业规模的提升。对于私募基金而言,“扶优限劣”的监管导向下出现注销潮,风险机构加速出清;信托行业同样迎来风险化解的诸多进展,在行业深度调整和转型期间实现信托资产规模连续五个季度同比正增长。

  大资管生态下,子行业竞争格局生变。结合规模数据来看,公募基金年内规模走高,一度超越银行理财领域新晋“资管一哥”。截至2023年10月底的数据显示,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27.38万亿元,规模再创新高。

  银行理财公司:机构总数增至31家,又一合资理财子公司开业

  自资管新规发布至今,银行理财子公司经历了从无到有、摸索转型的几年。结合市场规模来看,理财公司仍然是银行理财市场的绝对主力。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披露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和金额在银行理财中均最多,存续规模20.67万亿元,同比增加7.99%,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81.55%。 

  2023年银行理财子公司整体数量趋于稳定,年内仅新增一家,机构总数由2022年末的30家增加至31家。与此前几年相比,2023年机构开业的速度明显放缓。

  2023年9月,法巴农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开业,成为年内新增的唯一一家理财子公司。2020年至今,合资理财公司的数量以每年一到两家的速度稳步增加,至2023年已有5家合资理财公司开业。除此次农银理财合作法国巴黎资产管理控股公司外,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工银理财在此前几年陆续合作东方汇理、贝莱德及富登、施罗德、高盛等外资资管机构,合资筹建理财公司。

  保险资管机构:机构数量扩容至33家,首批5家机构获准试点ABS及REITs业务

  2023年的保险资管行业也在机构数量和业务范围上均实现了新的拓展。

  从机构数量来看,2023年保险资管机构又增一家。10月30日,中邮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成为自2022年7月《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正式发布后首家获批成立的保险资管机构。

  从规模来看,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末,3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资金总规模为24.52万亿元,同比增长15.11%。在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管理资金构成上,呈现以保险资金为主、业外资金为辅的多元化结构。同时,行业整体资产配置以债券、金融产品(含保险资产管理产品)、银行存款为主,三者占比合计超过七成。另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10月末,保险规模27.05万亿,相比去年末增加7.98%。

  在业务范围的拓展方面,年内5家保险资管机构获准试点开展ABS及REITs业务也广受关注。

  2023年3月,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挂牌条件确认业务指引第4号——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要求(试行)》,拓展了资产证券化(ABS)及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业务主体,明确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ABS及REITs业务的申请条件、申请程序、自律监管等关键事项。

  10月,国寿资产、泰康资产、太保资产、人保资产、平安资管作为首批保险资管机构,获准试点开展ABS及REITs业务。深交所在公告中表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参与ABS及REITs业务,是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公募基金:规模新晋“资管一哥”,机构数增至144家

  公募基金2023年在大资管生态中最大的变化是首次新晋“资管一哥”。从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和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截至6月末的数据来看,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在过去几年间首次反超银行理财。 不过9月份后公募基金规模随着股市震荡下行而有所缩水,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10月底,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27.38万亿元。

  从机构数量来看,公募基金管理机构也在年内增至144家(2023年11月)。其中外资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8家。与2022年12月底的数据相比,今年新增2家基金管理公司,其中包含内资基金机构及外商投资机构各1家。

  从大趋势来看,年内外资布局公募有所提速。继今年年初施罗德基金和联博基金陆续获批之后,8月安联基金也拿到中国公募牌照,成为第9家在中国获准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的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此外,贝莱德基金、摩根士丹利基金、富达基金、路博迈基金等多家外资基金近期纷纷扩充了中国公募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并发行新基金。

  券商资管机构:券商资管子公司总数新增5家至30家,公募化进程加速

  对于券商资管而言,2023年加速布局券商资管子公司和资管子公司的公募化转型仍是值得关注的趋势。

  在机构数量上,2023年内共5家资管子公司陆续获批,截至年末券商资管子公司已达30家。

  同时,资管新规后公募化成为券商资管转型的方向。自证监会2022年5月落地“一参一控一牌”政策后,2023年券商资管公募化进程也有所加速。

  信托机构:牌照缩减1张至67张,多家机构风险化解迎重要进展

  2023年的信托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和转型期。业务分类新规在6月正式实行后,信托机构也开始了新的业务转型和探索。

  表现在行业规模上,一方面是信托资产规模持续企稳回升,另一方面是信托机构营收和利润的显著反弹。据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1.69万亿元,同比增幅2.73%,连续5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同时,截至2023年6月末,信托业实现经营收入累计494.32亿元,同比增长4.41%;累计净利润329.91亿元,同比增幅为17.73%;人均利润124.24万元,同比增幅为24.61%。

  由于2007年之后再无新增,信托牌照在2023年也变得更加紧俏。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金融许可证信息,截至2023年末共有71个机构曾获批信托牌照。而结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来看,当前尚在运营的信托公司只有67家。

  此前出现问题的华融信托、四川信托、中融信托也在年内落地多项进展。华融信托在2023年2月官宣完成股权重组,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新股东,信托保障基金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李勇锋兼任华融信托党委书记。中融信托9月官宣与建信信托、中信信托签订委托管理服务协议,聘请两家公司为其经营管理提供专业服务。四川信托7月公告已形成并报送风险处置方案,终于在12月末迎来对自然人投资者的兑付方案。

  在风险防范和业务转型的背景下,2023年也有多家信托机构增资获批及落地,增资方式包括引进新股东、定向增发、未分配利润转增、控股股东增资等。据21世纪资管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末至少12家信托公司增资获批,合计增资金额近200亿元,其中大多为中小信托机构。

  私募基金:规模增、机构减,风险机构加速出清

  对于私募基金行业而言,2023年是迎来规范化发展的一年。私募基金行业首部行政法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将私募投资基金业务活动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进行监管,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伴随着新规的发布,在“扶优限劣”的监管导向下,行业生态也开始发生变化,年内仍然维持着“规模增、机构减”的趋势。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在于风险机构的加速出清,伴随着行业门槛的抬升及市场的调整,一大批小私募被逐渐淘汰。

  具体来看,一方面是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和私募基金产品数量年内均有所提升。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5.37万只,存续基金规模20.61万亿元;2022年12月末基金数量和管理规模分别为14.5万只、20.03万亿元。

  分类别来看,存续规模中占据过半份额的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截至11月末存续规模为11.12万亿元;此外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存续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分别为5.73万亿元、3.20万亿元。

  另一方面,存续机构数量也仍然是下滑趋势,年内注销私募数量创历史新高。从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来看,据基金业协会披露的截至2023年11月末的最新数据,目前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共2.17万家。与2022年12月末的2.37万家相比,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数量仍在下降。

  与此同时,截至11月末,今年被注销的私募数量累计超过2400家,创历史新高。其中1月单月注销1564家机构,9月注销246家机构,风险机构加速出清。

  从2023年发布的一系列新规来看,私募基金行业监管规范等同时,门槛也明显抬升。如5月正式施行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要求管理人实缴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私募基金规模不低于1000万元;12月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及单只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实缴金额由10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按照“新老划断”设置过渡期并要求私募基金嵌套层级在两年内完成整改等。

责任编辑:曹睿潼

  2019年初,赵晨阳母亲确诊肺癌晚期,并且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其他脏器组织。家中也曾有亲戚得过肺癌并治愈,母亲并不觉得肺癌可怕,但“她认为转移了就没救了”。

  除了降温外,这股跨年冷空气还会给西北、西南等地带来阴雨雪天气。预计12月31日至1月2日,新疆阿勒泰地区和西部山区等地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青藏高原中东部、甘肃河东地区、宁夏中南部、陕西中南部、重庆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贵州西部、云南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雨夹雪,高海拔地区有冻雨;四川盆地、江汉及江南、华南等地有小雨,局地中雨。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新征程上的自贸试验区的成绩单将更为亮眼。

  根据国家卫健委2022年12月2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12月25日,全国重症医学床位总数是18.1万张,即12.8张/10万人。“目前来看,全国总体床位资源和设备资源,能够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焦雅辉当天表示,“目前正在经历重症救治高峰的省份,重症床位的资源已经接近临界值,需要进一步来扩充重症床位的资源,或者是加快重症床位的周转。”

  “元旦假期期间,酒店房间还是挺紧张的。”三亚亚龙湾某知名酒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往年情况看,现在这段时间正是预订高峰。”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就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部署:“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张昆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