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粮食主产区迎“及时雨”

来源: 悦文天下
2024-06-24 20:00:42

  中新网长春6月23日电 (郭佳 张欣彤)最近三天,吉林迎来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水。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农业气象专家马树庆23日受访表示,本轮降水为西部粮食主产区送来了“及时雨”。

  吉林省气象台介绍,受东北冷涡影响,吉林省大部都出现了中到大雨,中西部部分乡镇出现暴雨、大暴雨。6月21日至23日16时,吉林省平均降水量已达25.7毫米,西部辽源、白城接近50毫米。据统计,过程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有8站 ,50毫米至99.9毫米的有108站。

  吉林省2023年粮食产量达到837.3亿斤,总产量居全国第四。6月以来,吉林省平均气温较高,19日出现首场区域性高温天气。马树庆表示,目前全省大部玉米处于拔节前期,水稻处于分蘖期,大豆处于旁枝形成期,正处在需要雨水的阶段。

  “西部地区前期雨水少,这次降水后岗平地土壤墒情会比较适中,能够促进后期作物生长;中部地区由于降水落区与前期有所重合,低洼地块农田可能出现内涝情况。”马树庆说。

  马树庆指出,预计27日前后,吉林省各地将迎来晴好天气,低洼地块可抢晴天加强农田管理,及时疏通沟渠,排出农田积水,后期天气转晴,进行中耕除草,同时做好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连日降水也使吉林省的防汛形势变得严峻起来。中国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介绍,入汛以来,松辽流域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偏多两成,流域内已有50个水文站超警戒水位。据研判,21日至24日,松辽流域北部和东南部降雨落区与前期高度重叠,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中国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正密切监视松花江干流、乌苏里江等流域雨水情变化趋势,并将流域中小河流全部纳入预警范围,进一步延长洪水预见期,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完)

  坐落于山水之间的闽湖,是由街面水电站库区大坝形成的全省最大的人工湖,湖光山色,蔚为壮观。但秀美风光的背后,却是一场持续多年的“生态硬仗”。

  <strong>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strong>

  “我们给云南阜外医院的定位是‘发动机’,不仅要带动院内的年轻人、学科负责人,还要带动云南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诊疗水平,形成良性循环。现在看来,我们的目的初步达到了。”牛国栋说。

  “每天有上万辆装载着不同货物的列车在郑州北车站汇集,经过车站解体重新编组后运往全国各地。”蔡鹏飞解释说,这个过程中,郑州北车站犹如一个超大型快递中转站,进入的货物列车先被“打散”,再将相同目的地的列车“分拣”出来重新编成一列,发往全国各地。而郑州北车站整个编组场就像一个大型的“货车超市”,不停地将货物搬进来和运出去。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沪宁段起自上海枢纽新建的上海宝山站,向西经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南京市,终至江苏、安徽省界处;项目新建线路长约41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他们可能就多喝几瓶牛奶

林忠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