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26 15:19:08

  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人民观点)

  ——深刻领会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③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是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进改革开放,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为活力护航,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三张桌子”的故事广为流传。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曾用三张桌子,来展示政府权力的“瘦身”效果:第一张堆满改革前限制措施共186份文件;第二张摆着被调整的151份文件;第三张上面是自贸试验区改革一年后还留存的35份文件。也就是说,改革第一年,有81%的企业投资限制文件被调整,有的限制条款从此消失。“三张桌子”,一个缩影。十年来自贸试验区改革推出一批首创性举措,不仅大幅提升了对外开放水平,更以制度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生动写照。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五个方面精辟概括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向改革要动力,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向开放要活力,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才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这是坚定不移的决心,更是掷地有声的行动。今年以来,从破除要素流通堵点、卡点,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到多措并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再到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连续缩减,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加大,改革开放红利不断释放,发展动能更加充沛。当前,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是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进改革开放,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为活力护航,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实践告诉我们,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践行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时至今日,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向最难处攻坚、向最关键处挺进。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从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入手,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才能行改革之道、革烦苛之弊、开创新之门,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当前,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1/3。在各国工商界眼中,中国位列最佳投资目的地,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将为中国打开更大发展空间,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45年前开启的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新时代的中国,正以更大勇气、更实举措,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觉醒引向更高境界,让改革开放这个“根本动力”“活力之源”在新征程迸发出更大

  当地时间1月10日,英国商务大臣格兰特·沙普斯表示,其将于当天向英国议会提交反罢工法案。该法案要求,一些工会成员即使在罢工期间也需要工作,旨在确保公共部门在罢工期间可以保持最低服务水平。

  当天,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在华外国工商界人士出席中国防疫政策专题吹风会。梁万年在会上回答外方人士的提问时有上述回应。

  <strong>一个辩证关系</strong>

  汪文斌:中方发布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和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之后,多国表态予以欢迎。但也有少数国家宣布对来自中国的旅客采取入境限制措施,对此中方以最大诚意,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有关国家进行了充分沟通,详细介绍中方优化调整防疫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中国当前的国内疫情形势。但令人遗憾的是少数国家罔顾科学事实和本国疫情实际,仍执意针对中国采取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对此中方坚决反对并采取对等措施。

  商务部日前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指导开展“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前5天(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1月3日)网络零售额2080亿元,比上届同期增长4.7%。其中,年货礼盒、健康滋补用品、进口生鲜食品等销量增长较快。

  中科宇航、吉利航天、中邮信源……分享会上,一个个企业的故事和一段段时间刻度还原了南沙科创源头创新的能力、攻坚硬核科技的实力、政策制定的精准有力,而这些正是南沙实现制造业当家的本质。

陈雅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