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九龙城区议会青岛参访:新场景带来新思路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30 23:49:11

  中新社青岛6月29日电 题:香港九龙城区议会青岛参访:新场景带来新思路

  作者 胡耀杰 王禹

  “想以青岛为窗口认识内地发展,将所看所学的经验带回香港……”日前,受青岛海外联谊会、香港青岛同乡联谊会的邀请,包括议员林博在内的九龙城区议会一行22人来到青岛参观交流。

  从促成学校结对到推动社会各界互访共建,香港特区九龙城区议员林博在14年的工作生涯中,曾多次为香港和青岛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牵线搭桥。此行是林博首次来到这座密切联系了近十年的城市。九龙城区议会也成为香港特区新一届区议会上任后首个赴内地参访的区议会。

  林博说,上任以来,大家都想充分利用4年任期多做实事,与内地多交流学习,推动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于第二次担任区议员的林博来说,他更希望新任期内在服务市民、解决市民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通过四天的参访,青岛市基层服务创新推出的新场景、新模式,给林博带来不少新灵感、新思路。

  林博看到,社区网格服务中心不仅回应居民生活所需,更通过提供场所,举办多彩活动充实居民生活。“我们参观时,阿姨们正学习传统技艺制作扇子,活动促进邻里和谐的同时,还能传承和推广传统文化。”他说。

  在青岛市民中心,当地企业和民众办理审批、社保、公积金等业务可以享受“一站式、一窗式”集成服务;在社区医院,居民无需到大型医院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诊疗,中医、西医,包括儿科一应俱全……林博感叹,这里处处充满智慧与创新。

  “我们正在规划申请一个社群活动中心,提供实惠的餐饭和免费的法律咨询等服务,也会参考内地社区工作的经验,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深入到市民中去帮助他们。”林博说。

  “基层是社会的根与本,城市发展或政府部门做得好不好,会 在市民身上体现出来。”穿梭在青岛的大街小巷,与青岛市基层工作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交流,林博说自己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也与新一届区议员的使命同向而行。

  五一假期期间,随着古天乐等知名演员出演的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上映,香港掀起一股“城寨风”的复古潮,关于这座有百年历史的城寨旧址的保护、重建和旅游开发被提上日程。

  带着如何开展旧城改造和文化保育的思考,林博走进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青岛市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近年来,按照“旅游+”“文化+”“互联网+”等融合发展模式,大鲍岛围绕“日逛夜游”定位,加大新业态招商,让这片历史街区日益繁华,重现游人如织的盛景。

  “每一块古朴的砖石都仿佛讲述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变迁。对我而言,这是关于城市记忆保护与创意再生的优秀示范。”林博表示,九龙城区将参考青岛模式,通过引入新业态,吸引游客观光,为旧城开发引入经济增长新活力。

  香港与青岛同为湾区城市,都因港而生、向海而兴。巧合的是,十余年前,位于香港九龙城区的启德邮轮码头和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几乎同时开发建设,肩负起开拓城市发展新空间的使命。

  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已建成集文创展示、美食广场、时尚运动等于一体的多元特色街区。“青岛国际邮轮母港‘港产城一体化’的定位无疑为启德邮轮码头的未来规划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希望未来两个港口能发挥各自区位优势,串联起面向日韩、东南亚的邮轮旅游线路。”林博参观此地时说。(完)

  前述熟悉涿州水利的人士复盘此次洪灾后建议,在蓄滞洪区的村庄中,未来政府至少可以放置一些逃生器材。“政府可以买一些玻璃钢船等,不用太贵重,平时由各村委会维护,当一些人被洪水围困时,当地人可以把更多受困者更快地救出来。”

  李国英还是国家防总副总指挥。8月4日晚,李国英曾主持专题会商会,视频连线水利部海河、松辽水利委员会,研究部署洪水防御工作。

  专家指出,近些年来,一些北方城市放松警惕,蓄滞洪区无序建设,住在行洪河道、堤坝附近的人,也缺乏防洪意识,比如在盖房时,可能会从土坝上取土,削弱堤坝的防洪能力。此次暴雨带来的教训是,地方要重视蓄滞洪区管理,建好安全区,防洪堤坝要达标。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甘羽表示,8月5日,菲2艘运补船和2艘海警船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中国海警依法实施必要管控,对菲搭载违规建材的船只进行了拦阻。我们敦促菲方立即停止在该海域的侵权活动。中国对包括仁爱礁在内的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海警将依法在中国管辖海域持续开展维权执法活动。

  宁夏社科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保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企业主向领导干部借高利贷,除了确有资金周转需求外,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持关系,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利益输送。

  进入各论坛的学区房版块,讨论仍然热烈。只是,不同入学时点的家长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近两年入学的家长“不求优但求稳,只要避开坑校,怎么样都行”。而2026年以后入学的家长,仍然关注如何帮助孩子“择优”。

蔡志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