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烈!ST富通、*ST中润、*ST美吉等8股连续20个跌停,超70万股民踩坑!

来源: 宣讲家
2024-06-01 18:51:32

  转自:证券时报

  在退市制度的不断完善 下,退市新规效力不断显现,多家A股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后,股价接连跌停。

  据Wind数据,自5月6日以来,5月份的20个交易日内,有8家公司股价连续跌停,背后持仓的股民损失惨重,一个月的亏损超60%。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司股票接连跌停,正是市场对退市新规的直接反应。这不仅反映了投资者对于退市风险的担忧,也揭示了市场对上市公司质量要求提升。

  20天20个跌停板

  在2020年退市改革的基础上,最新的退市规定进一步加大了对财务造假、内控失效等市场乱象的打击力度。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对公司退市风险担忧加剧,纷纷“用脚投票”回避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8家公司背后的股东户数合计达72.80万户,其中,ST爱康的股东户数最多,截至5月20日的股东户数达27.68万户。

  ST爱康因公司最近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同时,公司年度审计会计师事务所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保留意见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说明段的审计报告,对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公司股票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6月1日,ST爱康公告称,公司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公司股票触及其他风险警示。本次叠加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简称仍为“ST爱康”。

  *ST中润、ST阳光背后的股民也不少,均接近10万户。*ST中润因公司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3年度出具了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及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触及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5月21日,公司又公告称,因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公司股票交易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ST阳光因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且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7亿元,公司股票自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多家公司提前锁定退市

  股价接连跌停后,部分公司已经拉响了退市警报。

  4月12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沪深交易所同步修订完善相关退市规则,并发布《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证监会和交易所联合推出退市新规,显著调低各类退市门槛,削减壳资源价值,对权益市场和转债市场均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本轮退市新规最需要关注的是重大违法类退市指标对财务造假的门褴显著调低,规范类退市规则也迎来重大变化,财务类和交易类指标则趋于完善。此外,上市公司分红决策也会对ST实施造成直接影响,同样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政策之一。

  尽管今年以来,面值退市公司大幅增加,但从已经退市公司的退市原因看,财务类退市仍是主要类型。国金证券预计,财务类指标的影响范围将进一步扩大。2024年,在被“戴帽”的企业中,有52家因财务类指标被实施风险警示,占比将近七成。

  此外,退市新规将主板财务类退市指标由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提高至3亿元,进一步扩大了财务类退市指标的影响范围。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2023年年报数据测算,国金证券预计,若按新规“3亿元”标准,不满足该指标的企业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89家。随着新规过渡期结束,将有更多上市公司因不满足财务类指标面临退市处境。

责任编辑:张恒星

  <strong>好吃的:各式年味“兔”围而出</strong>

  据北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的《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第四季度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显示,该商家投诉受理量为5条,投诉的主要问题为:价格高;短斤少两;强制消费。

  12时30分,大家决定各自回去商议后,第二天继续讨论。虽然会上有争吵,不过,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争分夺秒,早日实现电站机组的并网发电。

  最终,北京互联网法院认为被告收集用户画像信息的行为并非“履行合同所必需”,亦未征得用户有效同意,构成侵权。同时,被告未经同意向原告发送营销短信、向关联软件共享信息亦构成侵权,法院判决支持原告行使查询权和复制权。

  当地时间1月26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在记者会上表示,联合国主张依据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在乌克兰建立“公正与和平”,但眼前发生的事情却与之背道而驰。迪雅里克指出,对乌克兰人民而言,极为糟糕的情况已经出现。

  对此,陈宽感到颇为担忧:“虽然有些App使用人脸识别是出于使用需求和安全考虑,但也并没给我们拒绝使用的权利,这是否属于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会不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唐承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