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农业科技合作研讨会在海南三亚举办

来源: 旅游网
2024-06-13 14:02:03

  中新网三亚6月13日电 (张月和)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下称“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框架下的中非农业科技合作研讨会12日在海南三亚开幕。中非农业科研机构、区域组织、企业代表等约130人,将在为期三天的时间里,围绕中非农业科技创新合作、能力建设合作、数据与知识管理合作、网络与平台建设等议题展开讨论。

  非洲科学院前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 院士菲利克斯·达科拉(Felix Dakora)说,中国曾经历粮食极度短缺的时代,现今实现了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这一过程与非洲的现状和预期目标十分相似,这也是非洲国家要向中国学习的重要原因。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坦说,中国和非洲的农业都是以小农户经营模式为基础,中国在从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技术,特别是针对不同生产场景的农业技术解决方案更适合在非洲国家应用,对非洲解决粮食安全和贫困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未来二十五年内全球粮食产量的增长将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提倡这必须通过可持续的途径来实现,中国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并乐于与世界共享。”联合国粮农组织植物生产与保护司司长奇凯鲁·姆巴(Chikelu Mba)表示,通过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机制开展中非农业科技合作,不仅能助力非洲解决粮食安全和贫困问题,对粮农组织改革种植制度相关工作也至关重要。

  在人才培养和交流方面,中国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副院长陈润云表示,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国的国际人力资源发展合作政策旨在通过与其他国家分享中国的发展经验和解决方案,提高各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迄今为止,中国已为160个发展中国家开展了超过15000个培训或研讨会项目,涵盖17个领域和120个主题,使全球40多万名参与者受益。(完)

  记者 张蕾

  问题一:一咳嗽就要用药吗?

  赤水市复兴镇风溪村位于赤水河畔海拔近700米的大山上,70岁的农民官仕华在竹林下发展生态种养,销售蜂蜜、土鸡、竹笋的收入解决了一家七口人的吃穿用度。“土鸡每斤卖到35块,比外地饲料鸡贵了近1倍,仍旧很好卖。生长环境好,鸡肉味道好。”官仕华说。

  综合各方面情况,预计2023年世界经济将能避免“硬着陆”风险,上半年或出现衰退,但下半年将有所支撑,全年将增长2%左右,呈现“弱衰退”特征。当前世界经济局势,既有上世纪70年代“滞胀”特点,又有1997、2008年金融危机的高债务、高泡沫和高杠杆特征,还具备战争年代突发外部冲击的特性。种种迹象表明,“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的基础已悄然嬗变,正进入高通胀、低增长、高风险、碎片化的全新周期,需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应对。

  ——公平竞争制度加速健全,为民营企业铺展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文化惠民

王力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