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里的临汾:锣鼓主播办“村晚” 威风锣鼓添年味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6-13 13:20:50

  中新网临汾1月21日电 (记者 李庭耀)1月20日午后,铿锵有力的威风锣鼓在山西省临汾市泊庄村敲响,数百名邻里乡亲跟随鼓声喝彩。一场由抖音锣鼓主播、晋南威风锣鼓非遗传承人张勇发起,融合传统锣鼓艺术与山西民俗风情的“村晚”上演。

  “希望大家能一起感受鼓声里的临汾,把原汁原味的威风锣鼓声找回来。”活动现场,张勇与邻里乡亲、线上网友分享发起“村晚”的初衷。作为锣鼓主播,他想通过直播间让临汾威风锣鼓被大江南北的观众听到。当日,790.4万人在张勇的直播间观看了这场“村晚”。

  晋南威风锣鼓已有4000余年历史,在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威风凛凛、大气磅礴的特点,晋南威风锣鼓也素有“天下第一鼓”的美称。

  “村晚”现场,张勇和来自周边村落的锣鼓民间艺人、爱好者们展示了传统锣鼓、“簸箕节奏”、绛州鼓乐等多样化的鼓乐形式。重 头戏之一便是传统威风锣鼓曲牌表演。

  “村晚”舞台上,来自临汾市各个村庄的19名民间锣鼓老艺人还原了一曲传统威风锣鼓《乱撕麻》。他们中最年长者已有77岁,挥起鼓槌气势不减。老人们身挂大鼓,跨开马步,齐齐挥动胳膊,深沉浑厚的鼓点响彻乡间。“锣鼓喧天的热闹就像回到童年”“村里的晚会年味真浓”直播间里的网友评论道。

  田野间的生活与劳作是锣鼓艺术的灵感之源。“村晚”现场,张勇带领村民们拿起手中的农具簸箕,带来一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簸箕音乐合奏。簸箕中的黄豆摇晃起来,“沙沙”的撞击声形成律动,几声高亢的唢呐加入,乡亲们配合“抖”出《男儿当自强》《孤勇者》等曲目的节奏。

  张勇介绍,“簸箕节奏”灵感源于偶然的乡间采风。他顺手拿起簸箕,发现豆子在其中的声音,像极了锣鼓的节奏。“这不就是我们田间地头老百姓最美妙的声音吗?”

  “村晚”结束后,锣鼓民间艺人、爱好者和村民们自发围聚在一起敲击锣鼓,现场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张勇告诉记者:“寻找年味,就是寻找传统文化。年味来自于我们的眼睛、耳朵和舌头,锣鼓声就是年的声音。”

  1978年生的张勇自幼学习晋南威风锣鼓,至今已30余年。近年来因演出与收入减少,以锣鼓为业的艺人也越来越少。口耳相传的锣鼓曲牌陷入了后继无人、陆续失传的困境。热爱威风锣鼓的张勇在过去15年间,曾寻访临汾300多个村庄,记录下1500多首锣鼓曲牌。

  曲牌留下来了,表演给谁看?2020年,张勇试水直播。从一开始只有零星观众,到最多一场直播有60多万人观看。张勇说,直播不仅给他带来了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让更多年轻人对锣鼓产生兴趣,“这才是直播间做到现在最大的价值”。

  本场“村晚”是“我要办村晚”乡村文化能人抖音直播扶持计划的首场活动之一。该计划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中国文化馆协会和抖音直播联合发起,邀请全国才艺主播及乡村文化能人在家乡举办“村晚”活动并线上直播。

  与这场“村晚”同时,来自湖南的“苗人三蛮”乐队也在家乡湖南省凤凰县腊尔山镇夯卡苗寨篮球场举办“村晚”,南北共同开演。

  继“乡村篮球”“村超”之后,“村晚”成为又一项广受关注的乡村盛事。2023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推出“四季村晚”项目,鼓励和引导各地在农闲时节全年常态化开展“村晚”活动。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介绍,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共举办2万余场,参与人次约1.3亿。

  “村晚”的火热也从线下延伸至线上。以抖音为例,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约5000场“村晚”主题直播在抖音上演,累计观看人数达2297万,相当于平均每天有13场“村晚”直播,场均观众超4500人。(完)

这里有来自亚美尼亚的地毯

在国外被誉为“中国歌剧”

  在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帮扶下,毛纳村成立了歌舞队,从本地黎族苗族传统文化中选材,策划排练演出节目。“现在,即使登台给中外嘉宾演出,我们也不会怯场!”歌舞队队长王政珠信心满满。

  养老院院长 樊金林:我的奶奶就一个人在家,因为父母都比较忙,就摔倒住院了。当年大家对养老院的一些刻板印象,大家都觉得养老院脏乱差,可能还会对老人不好,我就想开一家年轻人管理的养老院。这样的话,奶奶送进去我也放心。

萌态可掬的舞狮

  报道称,马斯克曾强调他的战略是“在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时创造营收”。而一项名为“Twitter Blue”的订阅服务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推特提供用户广受欢迎的蓝色验证标记,以此收取费用。

曹依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