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写真)中国多地“青年夜校”一课难求 “无用之用”受职场人追捧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01 21:00:11

  中新社广州11月15日电 题:中国多地“青年夜校”一课难求  “无用之用”受职场人追捧

  中新社记者 蔡敏婕

  “抢到民族舞,500元(人民币,下同)12节课,锻炼身体也是划算的!”“啥都没抢到,我明明定了闹钟!”“深圳中医养生课太吃香”......“夜校”这个原本自带年代感的概念最近火热出圈,记者打开社交软件搜索发现,北京、广州、西安、长沙、深圳等地的夜校一课难求。

  不久前,上海一“夜校”因超65万人同时在线争抢近1万个课程名额爆火;在南京,由南京市工人文化宫推出的“宁工尚学”系列课程中,可以找到形体芭蕾、京剧、雨花石初识与鉴赏等覆盖面广、有趣且实用的课程;在郑州,针对18岁至55岁的中青年群体,“夜校”每班基本上控制在20人左右,非遗面塑、女子防身术等趣味性强的课程,甚至吸引附近高校教师参与。

  今年9月底以来,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青年夜校”推出了电影鉴赏、弹奏尤克里里等约10种类型近100节系列课程,约400名青年成为首批学员,本学期课程已超过4000学习人次。越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夜校”开办以来受到年轻人的热烈欢迎,未来还将推出多种课程。

  据介绍,除了定价低,课程选择面广,“夜校”的师资经过遴选,有业内专家、非遗传承 人,还有各领域的资深老师。

  11月11日晚,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青云书院的“青年夜校”推出专场“音乐交流会”,邀请中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青年带来一场近距离的粤语歌曲以及粤剧的原创音乐体验。听歌、看剧、聊人生,现场吸引近80名青年落座围观。演出结束后,仍有很多年轻人意犹未尽。

  白天努力赚钱,晚上学艺解压。不少年轻人把“夜校”上课当作缓解工作疲劳的调剂品,“夜校”也被戏称为“成年人的少年宫”,有人还从社交平台上寻找“夜校搭子”(一起上课的搭档)。

  “可以学习一门技能,还能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平均两杯奶茶钱就可以学到一节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友好。”今年刚毕业的网友小张表示,相比那些动辄数百元甚至千元一节的课程而言,“夜校”课程“性价比”更高,而且开课时间也都定在了“上班族”们的休息时间,很难不火。

  “学无止境,不管是什么年龄,哪怕离开校园了,仍然可以学习新东西。”在广州参加“夜校”短视频剪辑课程的张姓同学说,“在‘夜校’上课被激发出久违的上进心和学习原动力,与其下班后吃吃喝喝,躺在床上玩手机,不如充实提升自己,增长技能。”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曾在受访时表示,看似“无用之用”的课程,受到身处职场的年轻人追捧,折射的是终身学习的魅力。终身学习并不是追求功利的考证、升学,而是为拓宽视野、充实生活。

  “聚会时看到彼此的日子过得不错,我们都发自内心地开心。”左显仙说,不管是过去在缅甸,还是回到中国,大家都享受踏踏实实过日子、勤劳团结的状态。

  三个月里,我每日清晨下楼,过桥,踏过河面的轻雾,去图书馆写作;下午阅读,健身;傍晚去练琴。沿着河边散步,一次次偶遇野鹿;正在训练的划艇队,柳叶刀一般剖开河面。一窗月光盈了又亏,两岸林草渐染红黄。在这场世纪级疫情末尾,一片混沌与茫然中,如此文学式的日子显得奢侈而珍贵。

  据悉,该剧拟于2023年上半年晋京展演,同时启动新一轮的全国巡演。(完)

  <strong>推进改革创新</strong>

  由于春节返乡、出行人员增多,人口流动加大,给预制菜企业备货带来不小难度,但也加大了“回家吃年夜饭”的消费需求,预制菜年菜的主题从以往的“一人食”“小家庭餐”转变为“团圆宴”“整席解决方案”等。

  本报讯(记者 李瑶)1月15 日晚,2023年北京世园花灯艺术节开幕,园内170组3900盏花灯依次点亮,花灯璀璨、流光溢彩。此次花灯艺术节将一直持续至10月15日,跨越四季,共计274天。

叶秋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