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专家学者聚首羊城 共探培育渔业新质生产力

来源: 南方网
2024-06-12 23:03:09

  中新网广州6月12日电 (记者 王坚)2024现代渔业技术论坛11日在广州举办。该论坛吸引国内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及企业代表参加,旨在围绕“世界渔业看中国”的主题,交流最新的渔业技术进展,推动新技术、新成果在现代渔业的落地应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论坛现场,围绕海洋牧场建设,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首席专家张海发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石斑鱼对广东省海水养殖的贡献以及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工程中心副主任索安宁研究员从理论研究出发,认为海洋牧场是一种以人为主导的海洋人工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关键功能群、生存环境是人工搭造的,生态过程时刻处于人工监测控制中,目的是为人类生产源源不断的高品质绿色海洋水产品。

  中山大学教授王凯则聚焦智慧渔业发展,提出“水的数字化”概念,研发出芯片级水质检测相关设备,将水的所有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采集并处理,该技术可服务于水产养殖等多个领域。

  为追寻现代渔业技术之“光”,广东省农科院动科所(水产所)水产研究室主任黄文在报告中提到,他与团队通过创建“三元”渔光一体养殖技术实现高效养鱼、尾水处理、光伏发电三元一体,对升级渔业及拓展光伏发电空间具有同步促进作用。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李贤也分享了大菱鲆感光系统发育特征及不同光谱环境下的生长发育、生理响应的研究。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史策阐释了光谱对拟穴青蟹生长、存活的影响,全光谱12小时光照能够促其生长并提高蜕壳同步性。

  据了解,此次论坛由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广东水产学会、广东海洋学会、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等主办,不仅是关于渔业领域的学术对话,也为渔业先进装备企业和科研院校搭建起重要的交流平台,将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发展渔业新质生产力。(完)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strong>  深圳实行新冠患者住院费用全额保障 武汉提供新冠病毒抗体检测</strong>

  头灯映射下,四五个身影快步跃上道岔,大个子徐厚强在前方用大铁锹铲冰,我紧跟其后,用小方铲把轨道底部的坚冰凿起。只听“呼”一声,静谧的夜空被打破,马帅手握的鼓风机响起,瞬时劲风扑面,冰花四散,来不及闪躲,冰晶钻入了鞋袜、飞进了衣领,我不由得全身一激灵。

  据了解,在农民自愿、为农增收的前提下,供销合作社系统通过加强技物结合、建立服务联盟、延长服务链条等方式,因地制宜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生产托管服务和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2022年,全系统生产性全程托管服务面积8657万亩、同比增长25.6%,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6.42亿亩次、同比增长35%。

  各层级教育元宇宙发展各有侧重

  1月17日公布的中国GDP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2.9%,好于市场预期的1.6%。2022年全年经济增长3%,基本符合预期。

黄惠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