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青年电影人冀借交流互鉴“发现彼此”

来源: 杭州网
2024-06-07 19:31:07

  中新社 吕梁6月7日电 (记者 胡健)中美青年电影传媒交流活动7日正在山西进行,美国电影人和中美大学生组成的交流团围绕中美电影产业合作进行交流,希望通过交流互鉴“发现彼此”。

  在山西传媒学院,交流团一行参观了该校的演播室、放映室、录音室等教学场所。该校教师梁景东曾担任中国导演贾樟柯多部电影的美术指导,从该校毕业的导演毕赣也曾在各大国际电影节获得殊荣。这让美国青年电影人看到美中电影合作的无限可能。

  其间,在“未来之桥”中美电影座谈交流活动上,美国玛丽蒙特大学创意服务负责人迈克尔·西特尼科夫表示,美中电影人之间的合作离不开学术和学生层面的交流,希望可以在美中的各个电影学院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参观完山西传媒学院之后,这里的设备令其印象深刻,他希望未来美国学生来此学习,并借此机会在这边工作。

  美国独立电影人瓦罕·贝德利安认为,电影节是促进国际电影交流很重要的方式,山西的电影人应该更多地走出国门去讲述山西故事。作为一名美国电影人,也希望能够参与中国的电影节,让来自不同国家的电影人见到彼此,讨论与电影相关的话题。

  在谈到美中电影人才话题时,瓦罕·贝德利安进一步说道,美中电影人才之间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缺乏“彼此看见”的平台,希望可以通过交流访问、参加电影节来发现彼此。“在山西传媒学院参访时,发现山西有很多电影人才,我们可以远程开展很多电影项目,也可以邀请他们来美国工作,和他们有更多深入的电影合作。”

  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郝静静表示,在如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电影可以呈现人类感同身受的情感。在美国电影走进中国市场的同时,希望更多中国电影“走出去”,讲述中国故事。在经历过大电影时代、网络电影时代之后,相信在中美电影交流的过程中会有更多业态样式,在世界舞台上发出每个人的声音。

  此次由山西省青年联合会主办的中美青年电影传媒交流活动是“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交流计划旗舰活动的组成部分,“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交流计划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发起并组织实施。(完)

发现这一情况后

  从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从有效控制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到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中国始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实干家和行动派。过去十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6%的经济增长,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还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举办了迄今为止第一届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切实有力的行动与持之以恒的决心。

  <strong>天津元旦门票预订增长近2成 多措并举助力天津旅游复苏</strong>

  “通过参加全省农业农村系统警示教育大会,我感受颇深,备受教育,我将深刻汲取倪美堂等案件教训,当好于都县农业农村局队伍的‘领头雁’。”在参加全省农业农村系统警示教育大会后,江西省于都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志福说。

线下的紧急行动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因“闰二月”缘故,<strong>全年共有384天</strong>

沈宝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