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银耳在西藏拉萨首次试种成功

来源: 光明网
2024-06-20 09:28:15

  中新网拉萨6月19日电(泽塔雍措 贡松卓玛)记者19日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获悉,食用菌品种银耳在拉萨首次试种成功,填补了西藏银耳种植的技术空白。

  为贯彻落实好西藏居民膳食营养健康改善与优化专项工作,丰富西藏本地食用菌品种、进一步改善本地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积极引进食用菌品种银耳,在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展工厂化试种。

  “由于西藏独特的气候环境以及高海拔等因素,无形中增加了种植难度与推广条件。”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副研究员张君丽说,高海拔地区,菌丝生长较内地缓慢,培育时间较内地长一些,需要120天左右。银耳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酸碱度、营养等条件。银耳最适的生长温度是22℃~25℃,湿度控制在90%左右。 高原光照强,气候干燥,温度湿度难以控制,不利于银耳子实体的分化,通过人为设施调控,在适宜的温湿度光照条件下,利于银耳正常出

  张君丽说:“食用菌课题组科研人员经过不断探索与技术试验,第一批银耳成功出菇,为推动规模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该蔬菜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围绕西藏食用菌种业发展,不断加强科研投入力度,推动食用菌种业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培育出了金针菇、杏鲍菇、黑木耳、灵芝、白灵菇等20余种食用菌,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移转化。(完)

  沙部·鲁比把房子装修成了心中理想的家。他把不足10平方米的阳台,弄成了微型“菜园”,种有九层塔、生菜、草莓等植物。把一间客房弄成了微型“运动场”,内设有攀岩墙、跳床、吊环等10多种运动设施。这里成了他儿子的乐园。

  “回归”是今年开学主旋律。疫情后的身心健康调试尤为重要。不少学校在开学第一课上将“心理调节”“习惯养成”作为主要内容。传媒附中以“福悦教育”为主线,以“生命、心理、卫生”为重点,以一节“大思政课”的形式,通过“心理讲座”“福悦学子表彰”“假期生活分享”等引导学生感受集体温度,适应集体生活。汇文中学的“开学第一课”也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项内容纳入其中。该校初一(4)班班主任张彦国告诉北青报记者,开学第一课的第一环节就是让孩子们谈谈假期经历,让孩子们将自己在假期中的苦恼和困惑表达出来,并通过引导让孩子们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还能够起到在同学之间“破冰”的作用,让久违的同学们尽快熟悉起来。

  上午8时许,中国维和部队指挥所接到联黎部队司令部指令后,立即拉响防空警报,转入一级戒备状态,指挥员下达作战命令,各编组按照分工有序展开。安全警戒组请领武器弹药快速进入哨位,前出救援组出动装甲步兵车、装甲救护车展开人员营救,营门检查组查验雇员及其家属身份并接收其入营,此外,分队还为联黎部队雇员及其家属提供饮食及医疗保障。

  谢连杰分析说,ChatGPT依托海量数据库信息存在,其中包括大量的互联网用户自行输入的信息,因此当用户输入个人数据或商业秘密等信息时,ChatGPT可能将其纳入自身的语料库而产生泄露的风险。虽然ChatGPT承诺删除所有个人身份信息,但未说明删除方式,在其不能对信息与数据来源进行事实核查的情况下,这类信息仍然具有泄露风险。

<strong>  揭秘《流浪地球2》如何生长出想象力</strong>

曾以667分考入南开大学经济学系

沈泰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