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说 | 马伯庸:讲好新时代大运河故事,最需要找到古今的共鸣之处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26 23:09:00

  6月22日晚,“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扬州启动,作家马伯庸在接受采访时说,《两京十五日》这部小说就是以明代大运河为主题,讲述太子朱瞻基在15天内沿运河一路从南京赶到北京的故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马伯庸说,除了要从文献上寻找大运河的痕迹,也要站在古人曾经站过的地方,看看古人曾经看到的风景,与他们产生共鸣。也正是在寻访的过程中,马伯庸深深地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山东济宁的南旺分水枢纽工程。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位于中国大运河的最高点,被称为“水脊”。在缺少引水 工具的古代,原本是很难把水翻过这条山脊去的。为了古人的这个巧思,马伯庸特地在小说里加了一段情节。他笑称,这段情节是“为了这点醋,包了一顿饺子”。

  通过书籍,人们可以完成对古代大运河的想象,但大运河的生命力不止于此。在古代,通过大运河航运,塞北军官能用南方的铁矿锻造兵器,使用沿海的药材疗伤。如今,运河的苏北段,仍然是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每年航运量在3亿吨以上。

  马伯庸认为,当普通人都能够通过大运河接触到国家的各个角落和物产时,他自然会对国家、对文明产生认同感,形成凝聚力。

  当下,很多年轻人开始给老人家中安装“监控”,以实现“云陪伴”。在一个APP的社区里,有个话题叫做“把镜头对准爷爷奶奶”。他们帮家里的老人拍照片视频,记录并分享生活。年轻人以这种方式与老一辈产生连接,用爱和关怀“反哺”家中老人。

  目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仍处于高位。

  本报记者 邢 萌 吴晓璐

  这些正能量瞬间,让奋进的中国在前行路上更加踏实、温暖。这些正能量故事在网络上刷屏,成为可爱中国、魅力中国、奋进中国最真实的写照,让我们感受到自强不息的中国力量。

  “这个新春,换上新红包封面,将福禄寿喜传递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希望为人们带来福气福运”“趣味性强,很有意思,红包封面也设计得好看,太喜欢了”“这个小程序把雨燕与古建筑相结合,画面美观,还能学到知识”……不少网友留言表达了对恭王府博物馆线上活动的喜爱。

传递着春天的讯息

宋珮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