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菜价大降 如何避免“菜贱伤农”现象?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6-14 11:05:55

  菜价涨涨跌跌,虽说是正常的市场现象, 但价格大幅下跌对于农民的影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值得思考的是,如何避免此类“菜贱伤农”现象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11月开始,北方地区白菜、萝卜、土豆等应季蔬菜大量上市,丰收的喜悦尚在,田间菜农却先感受到了阵阵“寒意”。北京新发地市场价格监测显示,整个11月大白菜批发价一斤最低两毛钱、最高也才四毛五,土豆价格降幅达三成,圆白菜、芹菜价格也降到近年来的最低点。而在地头,大白菜、萝卜等蔬菜“身价”更低,也就几分钱一斤,让大家对“白菜价”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今冬蔬菜为何大降价?主要原因是产量增加。2022年冬季蔬菜价格相对较好,菜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整体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再加上今年秋冬气温偏高,利于北方蔬菜生长,且入冬后气温没有明显下降,使北方菜上市周期延长,与陆续上市的南方菜迎头相撞,以致短期内蔬菜市场供给量大增。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夏季华北地区遭受洪涝灾害,不少农民为了降低损失,临时补种易种植、好管理的白菜、萝卜等,也使得华北一带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导致供过于求。

  我们不妨给市场一点耐心。虽然当前菜价处于低位,但随着气温持续下降,北方露地蔬菜逐步退市,市场供给转向南方蔬菜和北方设施蔬菜,随着种植、运输的成本增加,菜价将逐步回升。即将到来的元旦和春节,也会进一步抬高蔬菜消费需求,带动菜价上涨。销售末端的“风吹草动”,将快速传导至生产链各环节,调动各方主体特别是农民适时调整下一茬的蔬菜生产,推动菜价恢复正常。

  菜价涨涨跌跌,虽说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但价格大幅下跌对于农民的影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据媒体报道,在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地,一些蔬菜低价贱卖甚至滞留在菜地中无人采收,农民迫不得已只能将蔬菜直接翻地还田。蔬菜种植是一部分人务农增收的重要来源,一季蔬菜的亏损对他们的影响不言而喻。值得思考的是,如何避免此类“菜贱伤农”现象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需求侧的变化应当引起更多重视。不只冬季蔬菜价格下跌,今年以来,大闸蟹“跳水”、猪价“腰斩”等农产品价格波动也引发关注。市场的微妙变化,并非仅受单一产量因素的影响,往往还受消费习惯、市场预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就拿大白菜来说,在现代交通物流和成熟种植技术的加持下,消费者可以一年四季随吃随买,冬储白菜的市场需求大大降低,人们消费观念也更加理性。同样,除了猪肉,牛羊肉、鸡鸭鱼等也广受市场欢迎,折射出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此外还要看到,近年来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价格走向愈发难以预测。

  无论是捕捉这些市场信号用于指导生产,还是防范应对自然风险,抑或是提高地头议价能力,单靠农民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需要政府、新型经营主体等各方携手努力。一方面,要更好发挥政府这只手的作用,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测和调控,为农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减少种植的盲目性。要加快推进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错峰上市、均衡供应,尽量防止扎堆贱卖。在市场价格低迷时,及时加强产销对接,帮助农户拓展销售渠道,提高流通效率。另一方面,要帮助农民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合理控制种植规模,适时调整种植结构,选育优质品种,树立品牌意识,提升竞争力。在今年大闸蟹“跳水”大环境下,阳澄湖、洪泽湖大闸蟹价格波动不大,正是因其质量、品牌两手都硬。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还要积极联结小散户,指导他们开展标准化生产,同时利用自身优势直接对接商超、社区等销售终端,减少中间分销环节,帮助农民提升定价主动权。

  一位地产公司投融资业务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通过股权信托,可以避开和已有开发贷间的冲突。“如果要做成债权信托的话,整个项目的土地要抵押给信托公司,但它实际上是已经做了开发贷了的,所以原有的资产已经抵押给银行了,没办法再抵押给信托,所以它就做了一个股权,业内叫做投资类信托。”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汕尾1月4日电 (郭军 张春元)1月4日,装载215辆SUV汽车的“玉衡先锋”轮缓缓驶离小漠国际物流港,驶往中东沙特达曼港,标志着深汕小漠国际物流港汽车滚装外贸首船起航,深圳再添国际物流新通道。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雅加达1月4日电 (记者 林永传)印尼法律和人权部长雅松纳(Yasonna)4日在雅加达要求该国移民局新任局长西尔米·卡里姆(Silmy Karim)关注并改善移民服务,以吸引外国投资者和全球人才。

  物,肠道微生物仍是主要聚焦领域,该领域的微生态药物公司占比高达90%以上,其中又以活体生物药药企最多。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其中95%以上的微生物依附在胃肠道。”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长聘教授樊赛军介绍,肠道不仅是人体进行消化、吸收和废物排出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免疫器官。

投身防疫一线

李怡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