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对法修订 明确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

来源: 企业网
2024-07-01 07:04:23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梁晓辉)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28日通过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完成该法自200 7年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

  此次修订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现行法律施行以来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提高了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设专章对管理与指挥体制作出规定,明确了各方责任。

  修订后的法律完善了信息报送和发布的规定,建立多项制度。

  一是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有关人民政府和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和决定、命令、措施等信息;对于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应当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予以澄清。

  二是规定新闻采访报道制度,支持新闻媒体开展采访报道和舆论监督。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突发事件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公正。

  三是建立健全网络直报和自动速报制度。

  该法明确规定,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要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或者授意他人迟报、谎报、瞒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信息。

  修订后的法律还在完善应急保障制度、全流程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加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作用、完善相关法律责任方面,作出相应规定。

  此外,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还充分体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依法科学应对,尊重和保障人权”。

  例如,规定突发事件应对“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且对他人权益损害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措施”。同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内容,严格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宪法室主任侯晓光指出,该法通过后,要抓紧做好制度配套工作。“现行做法中与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要求不一致的,有关方面要准确把握新规定新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本报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王浩)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本年度黄河防凌形势复杂,防凌河段扩大,防凌任务依然艰巨。从黄河宁蒙河段看,流凌、封河急促转换,小流量封河导致冰下过流空间不足,河道交叉建筑物和穿堤建筑物增加,滩区有群众居住,风险点多。从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看,其上游缺乏凌汛调控工程,有冰凌洪水风险。从黄河下游河段看,多年未封河,近期封、开河急剧转换。

  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相关负责人预计南大干线2023年将实现全线开通。(完)

  再次来到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总工程师张治军依旧在忙碌,在初级放大实验平台,他正紧张地调整各项参数。谈及过去一年,张治军直言“收获满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从事纳米材料的研究更是要坚定不移地进行创新。”临近春节,张治军仍每日工作繁忙。

  中国工程咨询协会2021年度行业统计样本数据显示,全过程工程咨询营业收入占所有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9.26%,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已涉及大数据中心、公路、铁路、剧院、未来社区、医院、市政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民生等诸多领域。

  1月7日,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哈密公安处柳园站派出所民警张伟杰调休结束后,乘坐T304次列车回所上班。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长春1月18日电 (李丹)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一期项目(九台至双阳段)18日10时通车试运行。据介绍,该项目通车后将实现区域内1小时客货运快速到达。

蓝珮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