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遇、新趋势汇聚新动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来源: 新京报
2024-06-12 18:19:44

  中国经济微观察

  新机遇、新趋势汇聚新动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观点摘要】

  ·我国汽车产业仍处在由大至强的阶段,需要在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市场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发力,更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便利高效、均衡 完善的新能源汽车补能网络将是进一步打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关键要素。

  当前,我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培育壮大。2024年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行业发展向好。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持续“上新”?如何进一步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未来新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加速推动生产力水平跃升有着积极影响。”近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田磊做客《中国经济微观察·专家谈》时表示,从2024年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中不难看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新能源领域的表现格外亮眼。

  把握新机遇

  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成关键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引领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主要动力源。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9.4%,市场占有率达到30%。

  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抓住新机遇并应对挑战以提升竞争力?

  田磊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表示我国汽车产业仍处在“由大至强”的阶段,需要在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市场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发力,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建议围绕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要强化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工艺创新,提质降本,用更好的性能、过硬的质量、有竞争力的价格增强用户体验和认可,加快市场渗透速度,扩大市场规模。

  二是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趋势使其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需要不断加大科技和模式创新支持力度,加快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超前布局全固态电池、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要积极探索车网互动、无人驾驶等新的技术和应用,推动车、网、路、城的深度融合和跨界协同,拓展新场景、新模式。

  构建新引擎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在政策层面,应如何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

  “要充分利用新一轮扩内需政策红利,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的规模效应。”田磊在聚焦新能源汽车发展时提到,近期多部委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务院亦发布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享受政策的持续利好。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在用国三以及以下排放标准的乘用车超过1600万辆,其中车龄15年以上的超过700万辆,潜在更新需求进入了集中释放期。与此同时,早期推广应用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电设施也有大量的更新需求。

  对此,田磊表示,要研究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活力的举措,激发汽车产品更新换代的潜力,提振消费需求;同时,要进一步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标准体系和产业链条建设,加大对资源回收行业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另外,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要抓住机遇,推动产能“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用户需要、绿色低碳的高质量产品。

  聚焦新动能

  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中国方案”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深入推进,以电动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规模效应凸显,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下一步,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如何延续良好发展态势,进一步打开国内外市场。

  “要高度重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田磊表示,加快建设便利高效、均衡完善的新能源汽车补能网络将是进一步打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关键要素。当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但在老旧小区、高速、国省道等场景以及高峰出行时段,消费者仍面临“补电焦虑”。

  田磊认为,要持续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加强统一规划、协同建设,促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高效利用;同时,要优化完善网络布局,协同推进慢充、快充、超充、换电网络建设,共同构筑能满足多元细分场景需求的网络布局;还要充分利用完备的加油加气站网络,鼓励因地制宜升级转型为综合能源服务站。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清华大学研究表明,反补贴调查、电池排放法规、本地化补贴法案等正在增加新能源汽车出海壁垒,多家欧美大型汽车厂商推迟原定的全面电动化时间表也给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预期带来了影响。但主要经济体长期低碳转型战略并未动摇,电动化长远趋势不会改变。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勉表示,前海全力打造涉税服务业集聚区,国际税务师大厦又是以税务师命名的大楼,在前海发展空间大、前景广阔,非常期待携手税务师伙伴率先在前海落地生根。

  2月6日,土耳其连续发生两次7.8级地震。截至目前,强震已导致土耳其、叙利亚两国超2万人遇难。2月8日晚间,中国救援队已经抵达土耳其受灾较为严重的哈塔伊地区,另外包括蓝天救援队、公羊救援队等中国多支社会救援队伍,也都陆续抵达土耳其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strong>西藏检察机关依法对姚常雨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strong>

  数字经济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当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一方面有效支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41亿,占网民总数的80%;农村网络零售额从2015年的3530亿元增至2021年的2.05万亿元。另一方面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网络视听、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互动娱乐等不断发展,截至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62亿,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88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16亿。数字经济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负责人称,将研究推动北京“购物之城”建设,打造时尚消费的升级版和新高地。制定推动北京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方案,提升北京餐饮业国际化、便利化、智慧化水平。完善消费品牌矩阵,健全本土品牌全链条孵化培育体系,线上线下赋能新消费品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合肥2月10日电 (张俊 董建湘 许谦)2月9日,由中国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中铁四局承建的宁马城际铁路全线首孔箱梁成功架设,标志着宁马城际铁路顺利进入桥梁上部施工阶段。

赵佳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