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沙漠公路如何打造“零碳”新维度?

来源: 红网
2024-06-26 13:01:54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5日电 (陶拴科王成凯)穿行在塔里木沙漠公路上,道路两侧植被绿意盎然,不时有三三两两光伏发电板散布其中,用“光能”浇灌着沿线植被,成为沙漠中的“新景点”。

  从沙漠公路的全线贯通,到生态防护林的绿意葱茏;从柴油发电抽水灌溉,到用阳光“绿染”大漠,塔里木油田打造的塔里木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实现了治沙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功效。

  率先谋划“零碳”行动

  塔里木沙漠公路于1995年建成通车,全长约566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的等级公路,也是中国最早的沙漠公路。公路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深入沙漠腹地勘探开发石油的交通运输难题,更打通了塔里木盆地南北交通阻隔,使和田地区到乌鲁木齐的路程缩短了500多公里。

  为抵御风沙对道路的侵袭,2003年,总投资2.2亿元的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开工建设,2006年4月全 部建成。塔里木油田石油工人在沙漠公路两旁种下防护林带,并沿林带布设109座水井房抽水浇灌,让2000余万株抗旱耐碱沙生植物深深扎下根。

  2022年,塔里木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投产,从此沙漠公路生态防护林抽水灌溉“油改电”零碳排放,成为中国首条“零碳”沙漠公路。

  两年后的今天,沙漠公路与芳草为邻,风景优美,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零碳样本”。

  曾经在塔里木油田塔中采油气管理区土地管理岗工作的许波说:“曾经,石油工人在沙漠里种下了防护林带,如今,2000多万株梭梭、红柳等耐盐碱和干旱的植物不仅在这扎下了根,还汲取到了更加绿色的‘养料’。”

  2021年,塔里木沙漠公路上榜“中国最美公路”榜单——绿洲荒漠区域最美公路。常年驾车在沙漠中穿行的司机杜有盛感触颇深:“路上遇到沙尘暴,只要驶入这片防护林,迷眼睛的沙子就被逼退了。”

  沙漠公路成绿色低碳“新样本”

  近年来,作为沙漠公路建设者的塔里木油田加快实施扩绿降碳措施,对沿线水井房进行光伏改造。其间,技术人员先后设计三种功率的光伏发电设备,还采取光伏加储能方式,以确保无太阳光照情况下抽水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沙漠公路新建的光伏发电站总装机规模超3800千瓦,年均发出绿色电能近400万千瓦时,完全满足436公里长的生态防护林每日灌溉所需。

  节能减碳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亮眼”的。光伏发电以来,生态防护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约2万吨,负碳部分可中和过往车辆碳排放,为中国荒漠治理和沙漠公路运行维护提供了“塔里木方案”,走出了一条光伏治沙新路径。

  多年来,沙漠公路两旁4.7万亩的绿色植被平均高度也已超过2米,沙枣树、梭梭、红柳等郁郁葱葱,已有超百余种鸟类在此栖息。野生动物野兔、沙鼠、沙狐等在此安家落户,生态小环境逐步形成。

  沙漠公路生态实现良性循环

  随着塔里木油田光伏发电灌溉技术的创新,这条沙漠公路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正在不断显现。

  “绿色长廊”守护下的沙漠公路,抵御住了风沙的侵袭。也正是依托这条公路,塔里木32个大中型油气田如雨后春笋般在沙漠腹地及周缘迅速崛起,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从沙漠腹地喷涌而出。

  2023年,塔里木油田油气产量连续第四年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成为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之一。

  截至目前,塔里木油田已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及其周缘建成总装机规模达130万千瓦的四座光伏电站,并全部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已累计生产绿电超7亿度。

  此外,塔里木油田还因地制宜推进生物多样性示范区建设,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及其周缘建成6.4万亩人工绿洲,有效呵护了塔里木盆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完)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清澈的柳江绕城而过。“柳江水干净,从春到冬,一年四季,我们这些游泳爱好者都能享受美好环境。”江边上,市民陈刚正在热身,准备下水。

  走进兴隆,独特的异国风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在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原兴隆华侨农场)安家落户,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在这里交融和传承,形成了特色鲜明、韵味独特的兴隆侨乡文化。

  未来几天北京天气将呈回暖趋势,气温缓步回升,不过仍有弱冷空气来访。今天迎来大年初五,北京大风吹袭,户外依然十分冻人。

  盘面上,新能源汽车表现活跃,蔚来、理想汽车涨超7%,比亚迪股份涨3.18%。

  从舟曲果耶镇磨里村搬来的王百兰就是受益者之一。在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双创基地的食用菌温室里,王百兰熟练地采摘着香菇。在这里,像王百兰一样通过农技培训成为食用菌产业工人的有350多名,其中舟曲移民群众190余名,月均收入可达4000元。

  “我们负责鸡场街文化坊的年景布置,包括树立生肖吉祥物、挂灯笼和红绫等,所有的细节都要顾到。”李传财说,“兔圆年”从设计到落成用了三个多月,要反复跟各方沟通,建造也需要一个多月。

李佑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