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首条630平方毫米截面积海缆开始送电

来源: 凤凰网
2024-06-26 07:48:45

  中新社大连11月14日电 (记者 杨毅)14日16时许,中国东北地区首条630平方毫米截面积海缆输电线路66千伏王海线在辽宁大连长海县成功送电,这将为中国唯一海岛边境县带去更加充足的电力保障。

  长海县地处辽东半岛东侧,是中国唯一的海岛边境县,海底电缆是陆地向岛上输送电力的唯一通道。1980年,35千伏城子坦至大长山的海底电缆成功敷设,彻底结束了长海县地区无长电的历史。但由于其投运时间较长,绝缘水平已不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加之当地电力负荷快速增长,原有海缆无法满足其他供电线路出现故障时的负荷倒换需求。

  66千伏王海线线路改造工程总投资2.02亿元人民币,共计改建输电架空线路5.067公里、新建海底电缆20.1 1公里。工程自2023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11月14日竣工投产。施工过程中,克服了海岛交通运输难、海域海况天气复杂等种种难题,历时8个月的艰苦施工,确保了工程按期投产。

  国网大连长海县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赵树璟介绍,66千伏王海线线路改造工程首次选用630平方毫米截面积的海底光电复合电缆,满足负荷增长需求同时,还能满足信息通讯需求,实现“一条海缆多种用途”。同时,配套建设的海缆智慧在线监控系统,通过海缆自带的光纤可实现海缆运维全天候智能监控。

  赵树璟说,此次海缆敷设施工首次采用拖拽式潜水器综合监控导航系统,可实现海缆路由敷设精准掌控,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填补了东北地区海缆智能化运维空白。

  据悉,66千伏王海线顺利投产后,长海县供电能力将增加1倍,有效提升地区供电的可靠性,并正式开启了东北地区海缆智能运维管理新阶段。(完)

既不发烧,也没有‘刀片嗓’,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对中新经纬表示,<strong>今年医保谈判规则发生三大变化,第一个改变是增加了简易续约的续约方式。</strong>

  另外,资本市场波动也推动部分资金流入更可预期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调整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客户的储蓄、消费行为。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数以百计的党派走马灯式地过场、谢幕,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决定性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从最悲惨的境遇转向最光明前途的历程,令中国改变积贫积弱的面貌、向着现代化目标迈进,让民族从沉沦中奋起、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使人民摆脱受剥削被压迫的惨况、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进行了科学精准的评估

  2022年1月-11月,深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1%。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增长22.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4.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4%。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3%。高技术产业投资活跃,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5.4%,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投资增长27.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7.1%。社会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69.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28.2%。

林丽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