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1至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912亿元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25 15:22:10

  中新网6月24日电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24日公布2024年5月财政收支情况。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情况。

  分中央和地方看,1—5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778亿元,同比下降6.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54134亿元,同比增长0.5%。分税收和非税收入看,1—5月,全国税收收入80462亿元,同比下降5.1%,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0.5%左右;非税收入16450亿元,同比增长10.3%。

  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30119亿元,同比下降6.1%。

  2.国内消费税7607亿元,同比增长7.2%。

  3.企业所得税22382亿元,同比下降1.7%。

  4.个人所得税6072亿元,同比下降6%。

  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7741亿元,同比增长1.5%。关税989亿元,同比下降4.4%。

  6.出口退税9709亿元,同比增长21.2%。

  7.城市维护建设税2190亿元,同比下降7.4%。

  8.车辆购置税1086亿元,同比下降0.1%。

  9.印花税1505亿元,同比下降18.6%。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439亿元,同比下降50.8%。

  10.资源税1221亿元,同比下降14%。

  11.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2326亿元,同比下降8.7%;房产税2086亿元,同比增长20.1%;城镇土地使用税1120亿元,同比增长12.7%;土地增值税2442亿元,同比下降5.3%;耕地占用税642亿元,同比增长21.4%。

  12.环境保护税111亿元,同比增长12.1%。

  13.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其他各项税收收入合计532亿元,同比增长3.4%。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8359亿元,同比增长3.4%。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4429亿元,同比增长10.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930亿元,同比增长2.4%。

  主要支出科目情况如下:

  1.教育支出16359亿元,同比增长2.3%。

  2.科学技术支出3388亿元,同比增长1.4%。

  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310亿元,同比增长4.3%。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583亿元,同比增长4.5%。

  5.卫生健康支出8584亿元,同比下降9.5%。

  6.节能环保支出1894亿元,同比增长2.1%。

  7.城乡社区支出8174亿元,同比增长9.5%。

  8.农林水支出8270亿元,同比增长12%。

  9.交通运输支出4454亿元,同比下降1%。

  10.债务付息支出5061亿元,同比增长7.3%。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1—5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638亿元,同比下降10.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764亿元,同比增长9.8%;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14874亿元,同比下降12.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2810亿元,同比下降1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邓之东也认为,此次医保谈判中很有可能会再现“灵魂砍价”,这也有利于企业以价换量。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全产业链价格继续“跳水”。1月5日,硅业分会最新数据显示,硅片价格继续下跌。M6单晶硅片(166mm/155μm)价格区间在3.2元/片-3.55元/片,成交均价降至3.5元/片,周环比跌幅为20.5%;M10单晶硅片(182mm/150μm)价格区间在3.6元/片-3.8元/片,成交均价降至3.74元/片,周环比跌幅为17.4%;G12单晶硅片(210mm/150μm)价格区间在4.75元/片-5元/片,成交均价降至4.9元/片,周环比跌幅为25.3%。电池端,主流电池片报价在0.8元/W-0.85元/W,环比下跌26%。

  起初是呼吸科,接着是心内科、肿瘤科、神经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老年病科、中西医结合科,都开始接收。“只要有病人就得收,因为我们也不让推,其实政府也有下文件,要求医院要收治多少病人。”冯晓梅说。

  拜登还表示,“我们今天宣布的行动会让事情变得更好,但不会完全解决边境问题。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而荣义辉觉得,虽然重症与肺炎的发生率不高,但由于感染基数太大,会造成绝对数量的增加。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尽管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下降,但感染者基数庞大,重症绝对人数也不容忽视。”

  在加大信贷融资税收支持方面提出,放宽首套房认定标准。对自建房、拆迁安置房不计入“首套房”,对购房前名下拥有一套商品住房无房贷或已结清相应房贷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新建商品住房,以及二孩及以上家庭购买第二套商品住房的,享受“首套房”政策,银行金融机构和税务部门执行“首套房”贷款和税收政策。

林建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