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谈艺术创作:平视世界 深入生活

来源: 央广网
2024-06-30 12:52:32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朱贺)“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如何让作品从大地上生长出来、走入民众生活,十分重要;经常往来两岸的青年还多了一份责任,如何让作品成为台湾民众看大陆的一扇窗,同样需要努力。”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两岸艺术交流活动上,华侨大学台湾教师张立本如此寄语台湾青年。

  6月25日至27日,十余位台湾青年艺术家受全国台联邀请在北京参访,举行“2024艺欣向荣——两岸青年艺术家作品展”,参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中国美术馆等地。张立本是活动组织者之一,他表示,台湾文艺界一直与大陆有切不断的联系,如何延续这种传统值得青年艺术家思考。

  作品展上,就读于暨南大学的台湾女孩陈立君带来三件绘画作品,分别聚焦挑夫、船工和布袋戏表演者等台湾基层群体。她向中新社记者介绍,其艺术创作风格深受台湾作家陈映真影响,“陈先生的小说和他创办的《人间》杂志,指引我去平视这个世界,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在她眼中,艺术要为人服务,人本身是艺术创作最核心的源头。

  陈立君认为,艺术创作还应放宽视野,“需要走到、见到才能体味到”。她曾游览安徽黄山,看着山脉嶙峋陡峭,当下就明白了在台湾读书时老师所授山水画技法——皴法的由来,“只有见过气象恢宏的山川河流,才明白古人所绘非虚”。

  在生活中寻找灵感之源,也是四川美术学院台生林矩的创作理念。“何其潇洒!”在中国美术馆观看“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时,林矩常常脱口而出。

  “黄先生对色彩的运用非常大胆,画风也多变,不仅展现传统特色,还具有世界性。这与他丰富的生活阅 历有关。”观察作品笔触,林矩读出了“时而隐忍克制,总是放飞自我”;画中题跋不时冒出幽默金句,他品味出“老顽童”的独特风趣。林矩表示,从视觉角度,西方艺术作品着重让观者赏心悦目,东方的美则是一种心灵的滋养,有沉淀有底蕴。

  如何让中华传统艺术更好走向世界、焕发新生?林矩认为创作者应该深入生活,去经历、去感受,在积累中发现美、创造美;对话也是重要的探索路径,以两岸青年艺术家的交流为例,他希望青年未来有更多机会一同写生采风,感受大陆风格各异的地貌,“是在画册中临摹不出来的味道”。

  走进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花开敦煌——常沙娜从艺八十年艺术与设计展”,中国美术学院台生胡中一不禁感慨,离喜爱的艺术家更进一步。胡中一的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现代化演绎,常沙娜所著《中国敦煌历代服饰图案》一书常常带给她创作启发。

  “当一个人一生只做一件事,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北京服装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台生江宇捷说,常沙娜将一生献给敦煌,她不仅临摹壁画,还学以致用,将敦煌元素融入个人创作中;她对历代壁画所用颜料的材质也有深入研究,是很了不起的事。

  近年藻井、飞天、九色鹿等敦煌元素衍生出饰品、摆件等文创产品,江宇捷在学校也参与了相关设计,他认为,这是让尘封的传统文化重新走入民众视野的好方式。(完)

  说到这里,安永霞拿出笔在药盒上还专门写上用药注意事项。

  增强外贸企业风险管理能力。近日,在广州市商务局指导下,全国首单电商申诉保险在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落地,有效降低跨境电商企业维权成本、帮助企业提升合规经营水平;中国信保首次以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海外仓业务,缓解外贸企业旺季物流压力……

  帕巴拉·格列朗杰,男,藏族,1940年2月生,大学学历,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西藏自治区政协主席。(完)

  徐绍川、费志荣、黄俊华、钱学明、王乃学、何辛幸、巫家世、刘咏梅、彭健铭当选为政协第十三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席。卢能干当选为政协第十三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秘书长。大会还选举出政协第十三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常务委员120名。

  作为产粮大省,江西2022年克服夏秋冬连旱的极端天气影响,“三农”工作迎来了一个丰收年。江枝英透露,江西去年粮食产量达到430.38亿斤,连续10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实现了“十年丰”;生猪出栏达到3050万头,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大关,增长7.5%。

  佛山积极推动“产改”落地见效,培育高技能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产业工人由“工”变“匠”驶上快车道,技能人才源源不断。目前,在佛山的306万产业工人里,技能人才有120万人,占比约39%,其中高技能人才36万人,占比约12%。无数技能人才正成为充实佛山实体经济的“生力军”。

林玮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