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台湾供电压力大或成AI产业发展障碍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13 03:05:39

  中新社台北6月11日电 (记者 张晓曦)台湾“中央大学”管理讲座教授、知名能源学者梁启源11日在台北表示,台湾如果要发展人工智能(AI)产业,未来供电压力极大,这或将成为发展AI产业的障碍。

  当日,中国国民党在台北召开“用爱发电如何拥抱AI?”记者会,梁启源出席并作相关表示。

  梁启源表示,根据台当局预测,从2023年至2028年,台湾的电力需求增长率约为年平均增加2.4%,但这只考虑到电动车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并没有考虑AI产业的需求。如果要发展 AI产业,在电力来源不足的情况下,未来供电压力极大,或将成为相关产业的发展障碍。

  梁启源认为,台当局有关未来电力开发的计划过于乐观,但与实际进度恐有严重落差。目前对外公布的“供电蓝图”,建立在兴建中的电厂能如期完工的假设上。面对缺电局面大谈发展AI产业,电到底从哪里来?

  此外,《联合报》11日一篇题为《别因缺电使AI变悲哀》的文章指出,AI产业耗电量庞大,若AI“巨头”企业在台扩大投资,电力是令人担忧的问题。

  中乌元首通话也是给那些居心不良的美西方政客打脸——如果不是中国坚定不移维持与俄乌两国的友好关系,世界将失去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可以说,中国保持战略定力就是为世界保留了和平的种子。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 李振广:毫无疑问,如果台海爆发了战争,那么台湾民众一定会成为美国利益的牺牲品。我们都知道,台海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动荡,就是由于美台勾连,美国这样做是为了它的利益最大化,为了保住它在亚太地区霸主的地位,不是为了台湾老百姓的利益。虽然说民进党当局把他们的安全希望寄托于美国,但实际上一旦战争爆发,没有人能够保得住台湾当局。当然了,如果战争爆发的话,那台湾地区的民众肯定会受到第一波的冲击,他们会感到害怕的。所以说这种消息传出来以后,整个台湾社会感到焦虑,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穆荣平认为,科研资助模式应该是一个“喇叭口形”,在“入口”处,应尽可能资助数量足够多的高风险、探索型小项目。随着对某个科学问题的认知越来越清晰,逐步聚焦到一个相对明确的方向,资助项目数量逐步减少和资助强度同步提升。当研究开发聚焦到重大应用目标并有相当积累时,需要更加系统性、高强度资助,此时科技领军企业实质性参与至关重要。越往后端越聚焦,企业参与积极性越高,到“出口”处,企业自身就有动力出钱资助,不需要政府资助。

  作为支持基础研究最主要渠道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20年起开始设立“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旨在资助“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工作。研究内容由申请人自行提出,不限领域或方向,只需要两名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的同行专家推荐即可,相关学部审查通过后,可获得1~3年的资助,每年资助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当前,大陆“八纵八横”高铁路网正加密形成,四万多公里的运营里程冠绝全球,在世界上唯一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树立行业标杆。

  锦州有上千家烧烤店,但大多是夫妻店,每家店几桌到十几桌,分散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因为店小、不聚集,对外地人来说,来锦州吃烧烤容易“找不着北”。

张广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