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促振兴 河南种业创新已现六方成效

来源: 人民网
2024-06-02 15:55:53

  中新网郑州11月3日电 (记者 刘鹏)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自2021年国家启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河南作为用全国十六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全国十分之一粮食的农业大省,在种业创新方面成效如何?又将如何提速建设现代种业强省的步伐?11月3日,河南官方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进行解读。

  地处中部的河南是中国产粮大省,素有“中原粮仓”之称。河南粮食的丰歉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地位极其重要,故有“中原熟,天下足”的说法。

  河南省委农办主任、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巍峰在发布会上通报,多年来,河南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不仅解决了自身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制成品约600亿斤。这其中,种业创新发展是稳粮增产最核心的驱动力和保障。当前,河南的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超过97%,小麦、花生育种水平国际领先、供种能力全国第一。

  孙巍峰介绍,自2021年国家启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河南省为打造以种业为核心的国家级、国际化农业创新高地,作出了建设中原农谷的战略决策。一年多来,中原农谷建设“四梁八柱”初步构建,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等53家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74家种业企业已入驻农谷。

  孙巍峰当日从六个方面对该省近年来在种业创新上取得的成效加以介绍。

  一是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扎实推进。河南已全面完成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新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7565份、居全国前列,建成国内一流的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河南省畜禽和水产遗传资源基因库建设有序推进。另在全球率先绘制黑麦基因组精细物理图谱,成功研发出中国地方鸡基因组系列专用芯片“神农1号”。

  二是种业创新平台加速建设。建成运营的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引进6个由院士和中原学者牵头的育种创新团队。同时,河南还建成了神农种业实验室,新组建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中原食品实验室等多家应用型实验室。

  三是种业创新攻关提速提质。为全力支持研发创新,河南投入1亿元支持神农种业实验室开展“当家品种”基础攻关研究,投入5000万元支持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开展生物育种重点课题研发,投入7100万元实施农业良种联合攻关。三年来,河南全省通过国审小麦新品种162个,居全国第一位,还成功培育了黄淮肉羊新品种。

  四是种企扶优取得显著进展。为聚力打造河南种业“航母”,河南省组建了省种业集团,推动11家种企进入国家阵型企业行列,农作物和畜禽阵型企业总数居全国第4位。培育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种业企业13个、省级92个,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种业企业26个。

  五是种业基地建设水平整体提升。河南建设了国家级、省级农业(种业)产业园14个,创建国 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16个。目前,全省农作物制种面积保持在510万亩以上,小麦供种能力38亿斤、占全国三分之一强,种猪、牛冻精生产能力、供应能力均居全国首位。

  六是种业市场环境持续优化。近三年,河南持续开展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种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全省检查门店61217个,抽检样品6454个,查处案件835件,劣种子问题基本解决,假种子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及现代种业强省建设,11月9日至11日,河南省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将以“一粒种子促振兴,中原农谷起高峰”为主题,联合举办首届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峰会。届时,与会院士、专家等将就种业创新、人才引育、成果转化等开展深入交流,共同推动将中原农谷打造成农业对外合作交流中心、国际科研创新的合作平台。(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武汉1月13日电 (记者 梁婷)2022年湖北GDP预计增长4.7%左右,在过5万亿经济大省中增速第一。

  在史和平看来,旅居式养老需求大,市场前景好,应当推动长三角高品质旅居式养老产业发展。“长三角拥有大量的生态旅游资源,能够满足老年人旅居式养老的需求,要加快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全面融合发展、转型升级与品质提升,允许和鼓励旅居式养老发展较为突出的地方先行先试。”

  活动中,台北市开平餐饮学校的学生陈宥安、邱子芳现场展示了他们制作的鲁菜。“鲁菜是中国传统菜系之一,也是技法丰富、最见功力的菜系。我们在鲁菜传统做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比如我们在酸菜白肉锅中,添加了蛋饺,增加食材的丰富性。”邱子芳介绍说,她希望通过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用一道道精美的菜肴传递希望两岸同胞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心声。

  过去几年,广州积极推进“五乐计划”,围绕“乐游、乐学、乐业、乐创、乐居”五方面,制定15条举措和23个配套文件,为港澳青年来穗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慰问信指出,过去的一年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军队文职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坚决听党指挥、忠诚履行使命,在应对外部军事挑衅、震慑“台独”分裂行径中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卫国戍边、维权维稳、维和护航中枕戈待旦、不负重托,在抢险救灾、支援经济社会建设中光荣逆行、勇挑重担,用牺牲和奉献践行人民子弟兵的忠诚。烈军属默默付出、自立自强,以真情大爱全力支持强军事业,激励官兵精武强能、建功军营。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退役不褪色、胸怀家国情,在不同领域不同战线接续奋斗、再立新功。这一切,凝聚起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力量,必将被历史和人民永远铭记。

  对此,徐兵建议,建立长三角养老服务资源共享机制,统一长三角养老服务统计口径,统筹规划长三角养老产业布局,建立长三角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机制,探索长三角养老服务资源合作新模式,合力进行长三角适老化改造,协调优化长三角人口流入地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共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平台。

张伶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