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天顺立案结果出炉

来源: 看看新闻网网
2024-06-02 23:49:26

  来源:中国基金报

  立案8个月后,结果出炉!

  2023年9月28日,因ST天顺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实际控制人立案,下发了《立案告知书》。

  信披与占资问题叠加

  新疆证监局查明,ST天顺未及时披露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

  2022年,ST天顺未在临时公告中披露与关联方发生的关联交易累计2.54亿元,占2021年经审计净资产5.66亿元的44.90%。

  2023年,ST天顺未在临时公告中披露与关联方发生的关联交易累计3725.70万元,占2022年经审计净资产5.57亿元的6.69%。

  2022年1月4日,ST天顺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首次发生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金额达1.05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8.57%,达到临时报告标准,但是ST天顺未及时披露,且对后续发生的资金占用均未及时披露。

  新疆证监局指出,ST天顺的上述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构成《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和第八十条第一款、 第二款第三项应当立即予以公告的重大事

  同时,ST天顺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相关事项,构成了《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一款所述违法行为。

  定期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ST天顺产生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问题,进一步导致其2022年半年报存在重大遗漏。

  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ST天顺发生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合计1.61亿元,占其2022年经审计净资产5.57亿元的28.9%。

  ST天顺未按《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证监会公告〔2021〕16号)第三十二条规定,涉案期间ST天顺发生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应当在2022年半年报中予以披露。

  新疆证监局认为,ST天顺未按照《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第七十九条规定,在其2022年半年报中如实完整披露报告期内相关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导致其2022年半年报存在重大遗漏,构成《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所述违法行为。

  截至2023年4月24日,ST天顺已收回上述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及利息。2023年4月24日,ST天顺披露上述关联交易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清偿情况。

  新疆证监局指出,ST天顺的上述违法事实,有相关当事人询问笔录、ST天顺定期报告、临时公告、相关企业银行账户流水、记账凭证、增值税发票、书面说明、相关企业工商资料等证据证明,足以认定。

  明确责任予以处罚

  针对ST天顺的上述违法事实,新疆证监局明确了相关方责任。

  一是根据《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八十二条第三款规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五十一条规定,ST 天顺是上述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主体。

  二是相关责任人,重点提及ST天顺时任董事王普宇。其在知悉ST天顺资金通过第三方直接流向关联方,以及资金被大股东占用事实,未及时向上市公司履行告知义务。

  同时,王普宇以董事身份参与2022年半年报审阅,明知ST天顺2022年半年报存在重大遗漏仍签字表决通过,是对上述全部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此外,王普宇作为ST天顺实际控制人,存在隐瞒上述违法行为的情形,构成《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所述“或者隐瞒相关事项导致发生上述情形的”违法行为。

  新疆证监局综合ST天顺上述问题,对ST天顺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对王普宇给予警告,并处以435万元罚款;对胡晓玲给予警告,并处以110万元罚款;对丁治平、苏旭霞给予警告,并各处以90万元罚款;对马新平给予警告,并处以70万元罚款。

责任编辑:杨红卜

  另据国家统计局3月15日公布的数据,1-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6%,较去年全年收窄20.7个百分点,降幅收窄明显。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综合来看,本次总体回暖的基调已经明确,政策的确定性增强,市场的信心正不断增强。

  一款由海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基础水光产品,包装盒上没有任何文字信息,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工作人员表示,就是几十元一个的东西,谁去备它案,没必要。因为廉价,很受美容机构青睐。

  他说,“要让高校形成合理的办学定位,首先要推进研究生招生改革,加大研究生推免改革的力度,推进申请审核制,即由学生自主申请高校,高校对申请者的大学学业成绩、学术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录取。”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刘林建议,有实力的战略新兴行业企业为大学生提供为期2至3个月数字技能培训和实习机会,由人保部门利用失业保险基金提供培训补贴。

  UFLPA虽然旨在服务“美国优先”战略,然而“损人”未必“利己”,阻碍我国发展的同时,也将对美国自身及其盟友产生负面影响。当前,美国通货膨胀严重,国内矛盾日益激化,政府财政赤字严重,难以有效保障该法案的长期实施。中国市场前景广阔,已进入消费升级窗口期。该法案短期可能对我国外贸出口行业产生影响,长期来看对我国的影响势必会弱化,涉疆法案终难以达到其目的。在利益驱使之下,美西方国家一些智库、媒体和相关机构对炮制“新疆问题”乐此不疲,导致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被卷入UFLPA,也必然会导致相关机构的执法难度不断加大,执法成本不断上升。因此,从长期来看,UFLPA注定徒劳无功。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邢晓婧   刘欣]3月13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2届会议期间,反华非政府组织举办所谓的“中国人权状况”边会。会上,“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世维会”)一名成员以“集中营幸存者”身份编造在中国的“各种遭遇”,另一名成员则添油加醋地对其发言进行翻译。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人权研究会学者对两人发言和翻译中的破绽进行批驳,对分裂分子发言可信度进行直接打击。相关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中国人权状况”边会是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框架下举办的,分裂分子在会议上公然编造谎言、在翻译上“动手脚”是在故意误导公众,必须对反华分裂势力试图将一些国际机构和场合变成造谣、传谣平台的恶劣行径保持警惕。                 

吕上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