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特斯拉为何入局中国新型储能?

来源: 凤凰网
2024-06-13 02:28:11

  中新社上海6月11日电 (王梦瑶)特斯拉日前于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上,首次在中国1:1展出其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

  今年5月,特斯拉在上海临港正式开工建设其全球第二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该工厂初期规划年产1万台Megapack,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GWh)。

  为何入局中国新型储能?特斯拉能源和充电业务高级总监麦克·斯耐德(Mike Snyder)表示,中国是越来越重要的能源市场,也是特斯拉在能源领域的战略重点,“我们看到了在中国制造的Megapack产品直接参与中国市场竞争的良好前景”。

  中国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超260%。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530万千瓦/776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超210%。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预计,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总装机将再翻一番。

  新型储能迅速发展的背后是中国新能源装机的急遽扩张。据中国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3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5.85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的52.9%,风电和光伏发电之和突破11亿千瓦。

  “风光水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天然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决定了储能是其规模化开发应用的关键”,袁榴艳以太阳能为例指出,光伏发电晴天中午时发电量高,夜晚用电高峰时却发不了电,储能作为“大充电宝”能够调节这种波动和变化,可以“把白天的电存起来晚上用,晴天发的电阴天用”。

  在各类新型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主导地位,中国具有大规模发展优势。鑫椤资讯高级研究员张金惠认为,特斯拉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磷酸铁锂电芯的供应问题是其考虑因素之一,磷酸铁锂电芯是储能电池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目前只有中国具备大规模的量产能力。

  中国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表示,中国新型储能新技术不断涌现,但锂离子电池储能仍占绝对主导地位。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高达97.4%。在袁榴艳看来,中国锂电池作为出口“新三样”之一,具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这支 撑了锂离子电池储能的快速增长。

  除火热市场和技术优势外,特斯拉入局中国新型储能也与中国支持政策密切相关。

  “近年来,中国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特斯拉是见证者,更是受益者”,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说,中国持续对外开放的政策、先进的发展理念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了巨大机遇,中国市场是特斯拉发展的“必选项”。

  新奇体验背后的情绪价值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保护这项传统技艺,游顺发带领的“发记盆菜”通过搜集与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开展项目专题研究,编纂与该技艺有关的学术资料,最终成功研制出属于自己特色的汤汁,顾客拿到盆菜后,只需要将汤汁加进去,将食材煮熟即可食用。“有了这个汤汁,不管什么时候食用,都是传统的味道。”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公司法》对于防范和制裁大股东损害公司利益,有相对完善的制度设计。根据《公司法》第21条,公司股东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的,公司有权要求股东承担赔偿责任。据此,*ST光一不仅仅可以享有返还的占用资金,还有权要求大股东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是“经济关”。法国官方机构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法国2022年12月的通胀率有所缓和,但由于能源价格预期反弹,2023年年初的通胀率仍有可能再度上升,从而给民众生活和官方施政带来压力。

  而在诸多投资和发展领域上,新加坡企业最关注的是中国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2022年12月27日发布的《2022中国数字经济主题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4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占GDP比重达到39.8%。《联合早报》报道称,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部长颜金勇此前就表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大,如果新加坡相关企业、员工和消费者都为数字化做好准备,将更有利于参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而在绿色发展方面,新加坡和中国都致力于减少碳足迹,新加坡也在与中国江苏等很多省份探讨绿色发展新模式。

  新华社曼谷1月5日电 <strong>专访:世界看到了经济复苏新动力——泰国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伦谈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政策</strong>

刘晓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