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成为英国实现“净零”重要推力

来源: 凤凰网
2024-06-12 15:57:24

  在实现“净零”目标的过程中,中英两国有着诸多合作,来自中国的投资正成为英国实现“净零”的重要推力。2015年以来,中国金融机构通过伦交所发行了总值120多亿美元的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类债券,展现了两国合作的旺盛活力。中国银行伦敦分行作为英国主流外资银行之一,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广泛的可持续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中英金融合作注入绿色动能。

  中国银行伦敦分行行长方文建在金融城“实现净零峰会”上介绍了中国银行在推动中英两国实现“净零”目标以及金融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分享了中资金融机构对英国绿色转型的贡献。

  成立于1929年,中国银行伦敦分行是中国现代金融业在国际金融中心设立的第一家 分支机构,营业网点覆盖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格拉斯哥等英国主要城市,员工人数超过800人。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在推动中英绿色金融合作,助力实现“净零”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3年9月,中国银行成功发行3年期6亿美元境外绿色债券,首次将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支持在英、法、荷等国的标杆性绿色信贷项目,涵盖可再生能源及清洁交通等领域,为英国和欧洲加速绿色转型提供助力,也为中英绿色金融合作再添新彩。

  近年来,传统能源价格飙升,促使英国对新能源和绿色金融更加重视,金融转型和绿色产品创新迫在眉睫。中国银行伦敦分行作为中资机构代表,绿色金融业务持续增长,积极推动英国金融转型。

  今年3月,伦敦金融城市长梅睿孟访问中国时表示,希望积极参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中英绿色金融和经贸合作取得更多成果。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伦敦分行持续推动中英绿色金融交流合作。2018年,为落实第九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成果,伦敦金融城与中国金融学会共同成立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中国银行作为工作组领导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到中英绿色金融合作的诸多工作中。

  不难发现,清代皇帝的新年“红包盲盒”,不仅仅是我国传统节俗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而且是解读清代宫廷历史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

  随着人才队伍的稳定,村里的产业项目越来越多。除69座大棚外,还有有机蛋鸡养殖、海红果树基地、观光旅游等产业,逐渐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业态模式,创造了1500多个就业岗位。2022年,榆岭窊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8万元。

  “这几年达州不断有商铺转让,但也不断有新店冒出来,可能这就是实体经济的韧性。”詹昀浩说,新出现的精酿啤酒、威士忌等特色酒吧,说明消费者需求在不断升级,而实体人只有谋划在前,才能迎难而进。

  因此,“妖怪”的背后,充满着当时人们探索世界时的一些哲学思辨,是人类历史、文化、宗教、思想、风俗等多方面的交融,是“人的学问”。

<strong>  年夜饭、年宵花、智能“年货”装点兔年新春</strong>

  冬日暖阳铺洒在吉好也求家的院子,扫房子、办年货,全家忙着迎新春。

林欣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