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两国外长吵翻了,以色列和西班牙“杠上了”?

来源: 中华网
2024-06-01 22:38:54

  中新网6月1日电(管娜)近期,隔空“互怼”的场景,不断在两个国家——以色列和西班牙之间上演。

  这边是以色列喊话:“佩德罗·桑切斯(西班牙首相),哈马斯感谢你们的服务”。那边则是西班牙回应:“你(以色列)吓不倒我们”。

  自从两国关系恶化后,你来我往“打嘴仗”,似乎成了以色列和西班牙之间的外交常态。以色列外交部近日更是采取了实际行动,与西班牙针锋相对。

  当地时间5月27日(以下均为当地时间),以外交部长卡茨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称,已通知西班牙驻耶路撒冷领事馆从6月1日起,停止向巴勒斯坦人提供领事服务。卡茨说,这是对西班牙的“惩罚性”措施。

  西班牙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回应称,该国对此表示反对。是什么让以色列与西班牙“怒目而视”?

  以色列:“以牙还牙”

  事情还要追溯到5月22日。

  当天,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西班牙承认巴勒斯坦国,该决定将于5月28日生效。“这是我们与爱尔兰和挪威这样的欧洲伙伴共同做出的决定。”

  此举随即引发以色列的不满。以色列称,这一行为是“对恐怖主义的奖励”。以外长卡茨还说,“那些伤害我们的人,我们将以牙还牙”。

  西班牙也毫不嘴软,该国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就此事抨击道,这是“绝对不合理和绝对应受谴责的挑衅”。

  由于对爱尔兰、挪威和西班牙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不满,美联社报道称,以方除召回本国驻三国大使外,还传唤了这三国的驻以大使,向其播放了哈马斯2023年10月7日对以色列发起袭击的视频。以方还对该三国大使观看视频的场景进行了拍摄。

  这引发了西班牙的不满。阿尔瓦雷斯批评称,“我们拒绝任何不符合外交礼节和《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惯例的做法”。他还称,“我们不会屈服于任何让我们远离目标的挑衅。”

  西班牙:“你吓不倒我们”

  5月26日,以外长卡茨又在社交媒体上向西班牙首相“开炮”:“桑切斯,哈马斯感谢你的服务。”

  卡茨发布了一段18秒的视频,视频以西班牙国旗为开头,将西班牙弗拉门戈舞与哈马斯发动袭击的图像交叠在一起,以批评西班牙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

  阿尔瓦雷斯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此进行谴责,并表示这是“极度可耻的行为”,随后回击道:“你(以色列)吓不倒我们”。

  卡茨27日又发 表了一份声明,为两国本就紧张的关系再“添一把火”。

  声明中提到:

  “自2024年6月1日起,未经以色列外交部允许,西班牙驻耶路撒冷领事馆或任何代表该领事馆的个人和机构,禁止在耶路撒冷领区以外开展领事活动或者向巴勒斯坦居民提供领事服务。”

  “如果这项政策得不到尊重,以外交部将毫不犹豫采取进一步行动”。

  对此,西班牙在5月31日做出了回应。

  阿尔瓦雷斯称,“今天上午,我们向以色列政府发出了一份普通照会,拒绝对西班牙驻耶路撒冷领事馆的正常活动施加任何限制,因为其地位受到国际法的保障。”

  在以色列的反复警告声中,西班牙、挪威和爱尔兰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28日如期生效。这一举动再次引发以色列的强烈谴责。

  在外媒眼中,西班牙是在此次加沙冲突中,最严厉批评以色列的欧洲国家之一。实际上,以色列与西班牙的矛盾,不过是以色列近期外交环境的一个缩影。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以色列在国际舞台上显得更加孤立。随着以军继续推进在加沙地带的进攻,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反对以色列的行动。

  今后两国关系会如何发展仍未可知,但或许正如阿尔瓦雷斯所说,“我们知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西班牙愿意在通往和平的道路上,走好自己的那一步。”

  2019年10月18日,邮轮钢板开始切割,首制大型邮轮进入实质建造阶段。到2020年11月,2号船坞扩建完工五个月后,首制大型邮轮正式转入坞内进行连续搭载。次年底,白色巨轮实现全船贯通,在坞内起浮当天,造船厂的工人们兴奋地以水门仪式庆祝,邮轮工程转段进入内装和系统完工调试的“下半场”。

  其实,从2018年开始,多家外资邮轮就因难盈利而落寞退场。2018年7月19日,全球三大邮轮品牌之一的诺唯真游轮发布公告,称旗下唯一在华的诺唯真喜悦号将暂时退出中国。“中国大妈吃垮豪华巨轮”的评论一时疯传,邮轮的免费餐饮消耗量倍增,但酒吧、商店等二次购物场景的营收却效果不佳。

  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幼儿园对潜在“客户”的需求更加敏感。但大多数日本学前教育专家认为,这种竞争对课程的影响是一种“不良的压力”,导致学前教育屈从于家长的需求,忽视了什么样的教育对学龄前儿童是真正有帮助的。激烈竞争中,拥有丰富的课程经验、充满爱心的幼儿园园长往往会输给那些更具商业头脑的园长。

  王力安防制造基地生产总监李廷钱是80后,来自云南。2000年,年仅18岁时,他只身一人来到永康。到永康第一天,他买了一瓶红茶,吃了一顿饭,兜里就只剩5块钱了。第二天,他跑到王力工厂门口排队应聘。时隔二十多年,他还清楚记得那天下着小雨,起码一百多人排成两排,全是年轻小伙子,等着工厂来挑人。“当时工厂很难进,有的还要找关系,招聘的人看看手,看看体型,最后就挑了二三十个。”

  “中国船舶制造在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更多聚焦在工业化产品上,不断突破技术难关,但邮轮不仅仅是工业产品,更是艺术品,要给人以享受生活的乐趣。”陈斌毅说。

  当时在天津大学读书的李彦庆正好在新港船厂实习,各车间、办公室的名称还以“课”结尾,现在的“设计中心”原来都叫“设计课”。回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船舶工业的快速成长,他不由感叹:“中国在学习、借鉴、消化、再吸收先进经验的过程中,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很多帮助。”

林慧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