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完成今年春耕生产 农作物种植面积近860万亩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27 21:10:30

  中新网西宁6月26日电 (记者 李江宁)记者26日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去冬今春,青海全省气候正常,降水充足,春播生产总体呈现良好局面。目前该省已圆满完成春耕生产,据农情调度,该省完成农作物种植面积859.07万亩。

  记者了解到,去冬今春青海省农作物种植面积中,计划播种粮食作物445万亩,已完成播种459.05万亩,占计划比例103.16%;计划播种油料222万亩,已完成播种222.5万亩,占计划比例100.22%;计划播种蔬菜65万亩,已完成播种面积52.95万亩,占计划比例81.46%;其它124.57万亩。

  据介绍,今年初,青海省将粮油菜种植任务及时分解到县乡村,将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生产的“重头戏”,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国家增粮扩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万亩、油菜增加2万亩任务有效落 实。政府扶持、社会帮扶、群众自救,地震灾区三县春播生产有利有序,抢抓播种适时有效。

  同时,青海省持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有机肥、生物农药、降解膜等绿色投入品不断增加,绿色发展底色更足。春播期间,该省共调运生产各类化肥16.8万吨,实际用量约14万吨,贮备农药1003吨、农膜7300吨。有机肥施用面积达300万亩,占全省播种面积近三分之一,春季残膜回收率达到90%。

  据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介绍,目前,该省良种覆盖率达98%,11个县开展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聚焦6大特色作物,建立百千万亩示范田516个,耕种收机械化率预计69%以上,辐射带动大面积应用技术集成模式提单产、增总产,力保核心田增产达到10%以上。

  专家建议,随着中央科技委成立,下一步应从顶层设计上理顺整个基础研究资助体系,对同类项目进行清理,明确不同科研管理机构的资助定位,比如基金委更聚焦原创性或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以长期滚动资助为主;科技部负责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关的重大专项和国家实验室,抓大放小,进行“有组织的科研攻关”。

  在海外居住了15年的“高高”要重新适应故乡生活一点都不容易,不仅要完成隔离检疫、习惯吃家乡菜外,还要慢慢适应当地的气温变化。

  中国当下的基础研究以“中央财政支持”为主,其特点是科研人员主要通过项目竞争的方式获取,这些项目分布在科技部、基金委等不同科研管理机构中,每类项目对应不同的资助额度和周期,项目评审也由政府机构组织临时性的专家委员会进行,这种竞争是全国范围内的优中优选。

  持续出圈的淄博,似乎解锁了“流量密码”,成了热搜榜上的常客。这也让这座城市的所有细节都暴露在高倍显微镜下,被抽丝剥茧细细审视。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负责的“克拉通破坏与陆地生物演化”成为2016年首批获得该项资助的三个项目之一。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该项目经费管理比较宽松,但问题是这种项目太稀缺了,这虽然是一种稳定支持的模式,但本质上仍是一类竞争性很强的项目。庄辞也认为,这类项目支持的比例非常小,仍是面向极少数人,目前竞争已趋白热化。

  今年春节,申军良带着一家人回了河南周口淮阳区的农村老家,一家人玩得很尽兴。申聪的奶奶至今保留着他儿时穿过的衣服,这些衣物承载了过去难以释怀的经历。

蔡任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