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底反弹?医药医疗突然爆发,医疗ETF(512170)放量涨2.82%!主力资金豪掷30亿元加仓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7-06 02:06:17

  今日(7月5日)午后,超跌的医药医疗板块突然强劲反弹,涨幅跃居全市场行业(申万一级)第一!主力资金火速掉头猛攻,医药生物全天主力净流入30亿元,同样高居全行业之首。

  ETF方面,医疗ETF(512170)复制中证医疗走势,午后量价齐升,涨幅上探3.27%,场内价格收涨2.82%,全天成交5.63亿元,较昨日激增逾37%。

  回顾医药医疗近期行情,整体以调整为主,中证医疗指数本周内迭创多年新低,周线收出8连阴。立足当下,如何看待医疗投资者普遍关心的两个问题。

  1、跌跌不休所为何?

  据券商人士分析,原因可能有这些:

  ① 情绪因素,近期大市行情持续低迷,市场整体交易情绪较弱,负面情绪扩大导致医药医疗板块超跌;

  ② 事件因素,6月下旬医保比价系统在部分地区上线,引起市场恐慌,担心零售端终端价会向院内、线上靠拢,压缩零售和厂家的利润空间;

  ③ 市场风格来看,二季度高股息、资源股大市值等标的更符合市场当前风格,医药是典型的成长性,短期内难以获得资金的青睐;

  ④ 基本面来看,医药板块Q2业绩有一定压力,其中院外消费来看,客流量受到基数和消费偏弱的影响,预计增速偏低;院内来看,医疗整顿对院内业务开展仍有一定影响,院内手术量以及新产品进院未完全恢复,设备端以旧换新暂未到集中落地的阶段,所以部分院内设备、检测、药品端销售业绩承压。

  2、医疗后市怎么看?

  ① 政策相关的利空已经进入尾声,创新药耗材要关注;

  ② 医药的大单品持续爆出显示出医药产品的投资价值GLP1等大单品需要关注;

  ③ 2023年底医保继续谈判利好符合预期有望2024年陆续贡献增量;

  ④ 基金对医药的仓位在犹犹豫豫中小幅环比增加但是2024年随着医药的大幅回调预计减仓不少,持仓处于低位;

  ⑤ 美联储不加息并且可能降息的预期影响医药成长股的估值。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尽管今日医疗大幅反弹,但持续性还有待验证,板块投资情绪也还有待恢复。关注医药医疗板块的投资者务必根据自 身的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高度注意风险管理。

  图片来源于iFinD、沪深交易所、华宝基金。风险提示:医疗ETF(512170)及其联接基金被动跟踪中证医疗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4.10.31。文中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中证医疗指数2019年至2023年的分年度业绩分别为48.67%、79.67%、-14.71%、-25.1%、-24.25%,标的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评估的该基金及其联接基金的风险等级分别为R3-中风险、R4-中高风险,分别适宜平衡型(C3)、积极型(C4)及以上投资者,适当性匹配意见请以销售机构为准。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何俊熹

  2023年以来,包括威马汽车、天际汽车等已经先后陷入停工停产风波。威马创始人沈晖曾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是长跑,现实是未必每个人都能跑到最后。谁料一语成谶,2023年年初,威马陷入困境。

  3月26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王文涛表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方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深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愿为包括宝马集团在内的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双方就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和创新发展、宝马在华投资项目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在北京天津工作交流座谈会上,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指出,要以更大的担当更有力的举措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围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氢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提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链协作走深走实”。

  何小鹏如今强调“降低成本”,同样源于对市场集中度的判断。“我们如果把时间追回到2017年,中国大概有接近300家的新势力,以及有接近70家乘用汽车品牌在中国销售。截至今年,我们可以看到,大概只有50家左右的乘用汽车品牌在中国有销量,我觉得,在5年以后可能只有25家,那么在10年以后可能只有数家到10家之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今天不管是10万(辆)一年还是50万~70万(辆)一年的汽车公司,在5到15年之间都存活不了,在中国能够存活可能最低的数字会达到300万(辆)一年这样一个规模。”

  从考察轨迹看,科技自立自强是一大重点。仅长三角,在沪苏、沪皖、沪浙,以及苏沪、苏浙、苏皖的交流过程中,共计考察7座城市20余个点位,其中高校及科研院所在10个以上,“实验室”成为高频词。

  造车新势力中的头部力量小鹏汽车同样正在经历挫折。2022年,小鹏汽车销量12.07万辆。2023年前两个月,小鹏汽车累计销量为 1.12 万辆,同比下滑 41.4%。据接近小鹏汽车的人士透露,由于销量不佳,小鹏汽车不仅将传统汽车长城汽车的干将王凤英招至麾下,更在内部进行了营销变革。

倪佳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