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倡建“儿童友好城市”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02 04:57:27

  中新社郑州6月1日电 题:中国多地倡建“儿童友好城市”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河南郑州上线儿童友好电子地图、新投放近6000辆共享亲子车,为广大儿童送上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这是该市推动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的举措之一。

  中国儿童数量庞大。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中国0岁至14岁人口为2.5亿。

  如今,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正在中国多地推进。

  《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到2035年,预计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超过50%,100个左右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

  当下,中国多地已尝试将城市建设与社会治理引入“儿童视角”,聆听“童心声”,为城市增添“孩子气”。

  譬如,广东深圳、湖南长沙培育组建“儿童观察团”,推动儿童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河南许昌一批“小小食品安全宣传员”上岗,到学校食堂查验饭菜温度和餐盘洁净度;湖北武汉将拥堵、磨损的马路美化为颜色醒目、充满童趣、秩序井然的“安全线”,打造“最美上学路”。

  此外,许多城市公共场所的儿童洗手台、儿童垃圾桶、亲子卫生间等儿童友好设施也越来越多,儿童友好理念正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惠及更多儿童。

  2022年,郑州入选首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如今,该市新建或改造儿童友好公园22个,备受欢迎。公园里不仅有沙坑、滑梯、秋千等玩乐设施,还配套草坪绿地、亲子卫生间、儿童指示牌等,一到周末节假日,分外热闹。

  “我们小区附近的儿童游戏角很受欢迎,孩子在这里玩耍,家长们交流‘育儿经’。”郑州市民张茜认为,专为儿童设计的游憩空间能大大提升生活幸福感。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志远认为,营造儿童友好城市空间,有助于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他建议,儿童友好城市的规划设计应全年龄覆盖,充分满足儿童成长需求,并尽可能提升儿童参与度,完善儿童友好空间和设施的规划建设标准。

  也有专家指出,儿童是城市的小主人,除了在硬件上支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更需社会公众尊重儿童、关心儿童、爱护儿童,为儿童成长营造健康、安全的环境。(完)

  2019年的夏天,在湖北省来凤县的宿舍楼里,《环球人物》记者见到张富清老人时,是他在北京参加完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回来两天后。在北京,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握着他的手祝福:“你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楷模!保重身体,健康长寿。”

  12月7日,北京市宣布,优化调整隔离方式。此后,这家临时方舱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每天有100多人递交特殊解离申请书,但也有患者迟迟不愿离舱,在舱外,有患者“提前预约都进不来”。

  他透露:“第一周的时候,从我这里出去的抗原,最初价格应该是3.5元/支左右,但一手一手倒下来,到了终端一支抗原6、7块是常事。”这样的价格趋势大约稳定了一周,第二周抗原大量缺货,价格也跟着疯涨,“单支价格涨到十几块了,还供不应求。”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保持经济增长重回合理区间已经成为共识。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此前便曾建议,2013年~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但受疫情冲击,2020年~2021年两年平均增长5.1%,比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近1个百分点。2022年是疫情冲击的第三年,前三个季度增长3%,低于5.5%的预期目标。所以,未来五年,要努力争取使我国经济增长重回疫情前的水平,确保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期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显示,2020年至2022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累计减少4亿人次,出境旅游受损严重。此次新政激发的出境游重启,将有效恢复游客信心,使得疫情期间积压的出境游需求开始释放,新政策的落实将为出境游复苏按下“加速键”。(完)

  林明贵提示,普通的咳嗽可居家,可以喝水湿润喉咙,并且不要过多说话,多休息,对症使用一些镇咳药物缓解,而一旦出现咯血、细菌混合感染时,出现了咳嗽程度的加重,而且可以咳出脓性痰,要引起重视,及早地来到医院检查血常规和胸部CT等。

黄彦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