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千年瑶绣走向世界

来源: 快科技
2024-06-03 07:48:15

  中新社贺州6月2日电 题:广西千年瑶绣走向世界

  作者 韦佳秀

  图案在脑海中成型后,运用瑶绣“反面挑花”技巧,让针线在指尖“飞舞”........在广西贺州绣娘李素芳的熟练操作下,一幅栩栩如生的绣花图样就完成了。从事瑶绣保护传承十几年来,李素芳通过手中的针线,让传统瑶绣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舞台。

  瑶族刺绣技艺已延绵近千年,2006年10月,以贺州瑶族服饰为代表的瑶族服饰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素芳是土生土长的贺州瑶家人,也是贺州瑶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

  李素芳生于瑶绣世家,从小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瑶绣技艺。2008年,在外务工的她回到家乡开了一家瑶绣工坊,正式接过母亲手中的绣花针。几年时间里,她梳理总结了贺州市不成体系的瑶绣绣法,掌握了当地六个瑶族支系的服饰制作工艺。

  李素芳介绍,贺州瑶绣以红、绿、黄、白、黑五色丝线为料,用黑、蓝、白布打底。“贺州瑶绣的特点是‘反面绣’,即从布料反面下针,在绣品正面呈现图案。”她说,这个工艺做出的绣样更加立体、生动,但难在挑花的手要准、稳,一旦绣错一步就要重来。

  2016年,李素芳在当地建立瑶族服饰传承基地,带动500多 名绣娘居家就业。目前,该基地每年可生产瑶族传统刺绣和织锦1.2万多张,生产传统瑶族服饰2100余套和手工艺品5600多件,每年每户绣娘家庭增收在5000元至40000元人民币之间。

  同年,李素芳制作的《瑶族盘王印章》和《年年有鱼》两种瑶绣图案作品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征集,用于装饰在笔记本封面,赠送给各国官员。贺州传统瑶绣产品也由此走上世界舞台,远销法国、美国、泰国等国家。

  近年来,李素芳大胆尝试创新,推出潮流时尚的瑶族服饰。“瑶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其服饰上的图案藏着瑶胞的生命情感和历史密码。”李素芳称,在改良过程中,她保留了传统的瑶绣图案,并选用更符合当代审美的材质和配色。在她的绣坊,还可看到融入瑶绣元素的抱枕、装饰画、围巾等,产品琳琅满目。

  李素芳还牵头建设贺州过山瑶家非遗文化园,业务分为非遗技艺培训、文创产品生产、服饰文化展示与体验、民俗旅游等四大板块。自2020年正式营业以来,共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在该文化园内接受瑶绣培训的学员已有上万人。

  2023年,作为“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等机构同联合国邮政,以及多个欧洲国家邮政,为李素芳全球公开发行一套以“致敬改革开放45周年和联合国中文日”为主题的邮票与珍藏册。

  对此,李素芳称倍受鼓舞。未来,她将以日常生活为素材进行创作,使传统瑶绣手工艺品更加实用化,让瑶绣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完)

  据了解,近年来,儋州市弘扬东坡文化,挖掘东坡居儋文化资源,讲好东坡故事,打造城市名片,以推动东坡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通过成果转化服务经济建设,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文化动力。

  “掌握多项技能的复合型家政服务业人才会在市场上更有优势。”苏州金管家家政家洁士部门业务经理潘苗苗告诉记者,“尤其是需要一定专业技术的工种,如果从业者具备多项服务技能,接的单子也会更多更广。但前提是师傅们愿意下功夫学习,并且能熟练掌握这些技能,得到客户的认可。”

  本届冰雪节以“冰雪六十年,共赴新征程”为主题,推出“冰城相约”“冰雪欢歌”“春雪之韵”三个篇章主题活动,让游客尽情地赏冰雪、玩冰雪、品冰雪。同时以“冰雪历史、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经贸、冰雪时尚、冰雪创意设计”八大板块活动为主线,打造100余项重点活动。(完)

  “刚开始跳绳的时候,跳几十个就被绊住了,有很多次都想到了放弃。但总会有一个声音在提醒着我,‘一定要向世界证明,你战胜了自己’。抱着这个信念,我一次又一次挑战着自己的极限。”通过此次比赛磨炼,李紫萱已达到30秒单摇跳105个、3分钟单摇跳539个。

  中新财经记者 刘育英

  综合来看,目前,数字人民币在浙江省试点地区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据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此前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28日,浙江省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2414万个,交易规模达到1048亿元。同时,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城市轨道交通应用场景已顺利落地。

骆秀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