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归侨侨眷“花样”过端午 中国与东盟美食齐上桌

来源: 企业网
2024-06-07 21:16:25

  中新网南宁6月7日电 题:广西归侨侨眷“花样”过端午 中国与东盟美食齐上桌

  作者 韦佳秀 林浩

  中国三角粽、越南四方粽、印尼蕉叶烤粽......伴随着越南歌曲欢快的节奏,广西南宁市北湖南路社区归侨侨眷围聚一堂,边话家常边制作美食。不一会儿,各式粽子以及东南亚小吃便齐齐上桌,现场其乐融融。

  连日来,广西各地组织多样活动迎端午。广西华侨学校组织侨领侨青体验包粽子;柳州市柳城县华侨 农场的印尼和越南归侨侨眷共包越南长粽;南宁市北湖南路社区归侨侨眷共同制作各国特色粽。

  日前,记者走进南宁市区内归侨侨眷最多的聚居地之一——北湖南路社区,在现场看到,随着印尼侨眷魏朝霞将最后一块糕点放入盘中,一个集中国长寿糕、越南春卷、印尼九层糕、泰国椰汁西米糕等各式糕点的“团圆”拼盘就完成了。

  每年端午节,魏朝霞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中国传统肉粽和印尼蕉叶烤粽。“比起传统肉粽,印尼烤粽工序要复杂些。”魏朝霞介绍,先用红葱、胡椒、豆蔻等腌制好肉末,加入虾米和干贝炒制,将其包入煮熟的糯米中。

  “再将糯米饭和肉馅用香蕉叶包成枕头状或圆条状,绑结实后在炭(柴)火上烧烤。”她说,烤好后,外层的糯米略带金黄色,糯米又融入了香蕉叶的清香,口感非常独特。

  魏朝霞回忆,小时候家中生活艰苦,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糕点。“制作印尼糕点最主要的原料是鸡蛋,父母亲会在年前一两个月,将家中的鸡下的蛋都存起来,以备制作糕点时用。”

  “母亲告诉我,等存够100个鸡蛋就能吃到糕点。临近过年,我就数着鸡蛋过日子。”回忆起曾经的艰苦岁月,魏朝霞却一脸笑容地补充道,如今,她在社区美食街开了一家“陈记印尼风味小吃店”,生意十分红火。在社交平台上,由自媒体博主自发拍摄的有关店内小吃的短视频获上万点赞量。“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魏朝霞说。

  北湖南路社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李雅芬介绍,目前,辖区内归侨侨眷有1320余人,其中,以印尼、越南华侨居多。辖区内有原南宁华侨服装厂和原华侨印刷厂,在特殊历史时期为安置归侨而创办的侨资企业。随着企业改制,工人下岗,社区申请开设美食一条街,让归侨侨眷们在家门口开设店铺当老板。

  如今,该美食街开设了20余家东南亚风味小吃店。今年58岁的越南归侨马水琼在此开了一家越南小吃店。她告诉记者,她的父亲在越南过世,为了怀念父亲,留住父亲在时的童年“味道”,她开始学习制作越南美食。

  马水琼在社区端午节活动中制作了越南卷筒粉、越南春卷、越南四方粽等美食。“制作越南粽子,要加入山姜、胡椒等香料,还会放上越南鱼露。”如今,靠着这一门手艺,马水琼生活越过越好。“端午节这几天,越南粽的销量翻倍。”她说。(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广州1月8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8日在广州举行签约仪式,双方携手合作建设科研智库,推动AI智慧农业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

  福建与台湾在地缘与血缘以及文化渊源等方面都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闽台文化一脉相承,既体现了中华文化在历史衍化中融合伸展、一体多元的重要特征,也印证了台湾地区与福建乃至祖国大陆在文化上存在无比深刻的内在关系。此次展览展品自明清至当代,时代跨越近四百年,从多方面展示了闽台艺术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1月7日,中国开启为期40天的春运。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张腾军在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此次优化人员往来措施,是在春节这样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作出的相应调整,是在妥善权衡、慎重思量之下作出的正确决策。

  价格监管和涉企收费治理工作事关宏观经济运行,事关营商环境优化,事关公平竞争秩序,是市场监管部门服务发展大局、履行监管为民职责的重要内容。

  随着各地疫情先后达峰过峰,多地正积极有序助力复工复产,推动城市活力加快恢复。中国经济的热度回来了吗?

  患者于先生七十多岁,原本有肺纤维化的病症,还做过冠脉搭桥。感染新冠以后,由于缺氧严重,肺功能更差了。他感染已一周多,去过两家医院,一直没能住上院,靠着输液、无创通气维持,转到垂杨柳医院后,终于住进了ICU。

崔凤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