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也太“传统”了吧!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12 04:28:17

五月五,过端午

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的传承

是国人特有的浪漫

近些年

国潮、新中式成为顶流

戏曲舞台下出现更多年轻的身影

博物馆成为年轻人的假期打卡热门地

……

年轻人的文化血脉,正在觉醒!

那么当年轻人遇上传统节日端午节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01 花式包粽子

在传承传统文化这方面

这届年轻人更执着于亲力亲为

在包粽子这件事上

已经不再纠结于“甜咸之争”

而是就地取材,“各显神通”

打算悄悄学会包粽子

惊艳所有人

披着玉米外衣绑着炫酷铁丝的粽子

现代工业智慧和古代传统手艺

巧妙融合的扎带粽子


红红火火的小龙虾粽子

感觉带着些许气味的大脚丫粽子

云南网友的魔幻五彩粽子

网友:确定不是吃了菌子看到的嘛……

海鲜、榴莲、皮蛋、臭豆腐、

辣条、螺蛳粉……

只有你想不到的

没有年轻人的粽子里包不到的

还有看起来稍微正常

但超级可爱的动物甜筒粽

02 各种精美的“DIY”

在年轻人的影响下

端午节也成为大家

展现自己独特审美与超凡手艺

互送情谊的好时机

各种“DIY”手工制品

让人眼花缭乱

艾草花束门挂

编织五彩绳

手工古风香囊

端午团扇

书法粽挂件

此时此刻

看到网友们这些精美的手工制品

小编只想说:

你的手,我的手,好像不一样……

03 热闹的龙舟盛宴

除了包粽子,做端午手工制品

年轻人们还会看热血的龙舟赛

赏热闹的龙舟景

甚至是亲自上场

体验一场酣畅淋漓的较量

一些地区已形成一整套起龙、采青、

赛龙、藏龙、散龙的仪式

每逢端午,大河小涌必有龙舟盛景

舟到之处,锣鼓震天

人潮汹涌……

04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年轻人向往的松弛感

总是体现在说走就走的旅行上

那些不愿将节日过的千篇一律的人

便将端午当成是一次

放空自己、见识世界的机会

与众不同的他们

也并不执着于追求热门景点、

拍体面漂亮的打卡照

而是选择“反向游”

去一些人更少、体验更好、

还没有充分商业化的小众旅行地

穿梭并细品一座小城

或寻找美食满足味蕾

或看一场演出愉悦自我

甚至是没有目的地

用机票盲盒决定自己去哪

来一场纯靠“天意”的旅行

05 宅家狂欢,自我“修行”

也有一部分年轻人

不愿凑热闹在端午等节假日出游

也不愿浪费时间去无效社交

便选择宅家与自我为伍

享受平静的美好

在与亲人互道安康表示心意之后

或是看几部一直放在收藏清单的电影

或是来一场彻彻底底的大扫除

或是跟着视频教程做自己爱吃的甜点

亦或是干脆放肆赖床享受“躺平”的自由

……

时代各有不同

青春一脉相承

年轻人正在用 热爱

点燃传统文化的仪式感

传统文化也正在以年轻人的语态

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这场青春与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里

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

让传承成为潮流!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strong>新年耕种备起来</strong>

  在台湾吃年夜饭,在西安品元宵,台湾青年建筑师黄洁如的“双城故事”有滋有味。

  只见它的顶部由三杆铁臂交叉伸出,形成六角。上覆华盖,周边六面围以彩珠穿就形态上昂的蝙蝠珠片,角间饰以彩珠蝴蝶,下边围以彩珠穿就并饰有“星辉不夜,万象位摇,结彩莲炬”12个字样的珠帘。华盖下分3层,中间主灯从上而下依次悬挂着六角羊皮灯、八角料丝灯、红色羊角灯3盏大灯,周围各面再衬以一串3盏小羊角灯,并在下层小羊角灯下悬以一只彩珠花篮,角间悬6串饰以琴棋书画图案的彩珠飘带,形成三横七纵的格局。

  群山还隐没在黎明前的黑暗里,牧民巡边队员们陆续来苏道家集合,每人吃了碗草原面片儿,喝过热奶茶后便开始一天的巡边工作。

  圣地亚哥市居民洛丽琳(Lorilyn)带着小儿子芬恩(Finn)兴致勃勃地参加春节庆祝活动,3岁的芬恩对毛绒兔礼物爱不释手。洛丽琳告诉<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她的大儿子前不久在学校举办的春节庆祝活动上表演了舞狮,春节文化在美国越来越受欢迎。(完)

  2022年,以顶功见长的王梦尘表演的原创杂技《炼——倒立技巧》成功摘得中国杂技比赛最高奖“金菊奖”。年仅16岁的她没有飘飘然,仍然坚持每天练功。“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教练曹蕾透露,王梦尘每天要负重20斤训练8个小时,现在她正在加紧训练增加了难度的《炼——倒立技巧》,向世界杂技最高奖项“金小丑奖”发起冲击。

何秀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