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高温凶猛 多地部署抗旱保夏播

来源: 直播吧
2024-06-15 11:39:41

  北方高温凶猛 多地部署抗旱保夏播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莎 北京报道

  “最近干旱,气温高,玉米种到地里都得再浇一遍水,不然没办法出苗。”2024年6月13日,河南安阳滑县农民李保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在李保申的印象里,上次下雨还是前段时间小麦收完大半的时候,雨只下了半个来小时,土壤仍然缺墒。今年小麦熟得早,前几天村里就有人收完小麦开始种玉米了,种完第二天就开始浇水。李保申今年种了23亩玉米,土地比较分散,挨着好几口井,村里人轮着浇水,这两天李保申的地还没浇完。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近期华北南部、黄淮、江淮及湖北、陕西等地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气温持续偏高,土壤失墒加快,旱情迅速发展。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上述地区仍将持续高温少雨,旱情可能进一步发展。

  当前全国麦收工作已完成了大部分,进入夏播关键时期。据央视新闻6月12日消息,全国夏播已过五成。黄淮海地区正值夏播高峰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多部门启动应急响应,各部门各地全力部署抗旱保夏种相关工作。

  北方多地旱情迅速发展

  6月14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6月15日白天,新疆、陕西、山东、河南、安徽、湖北 、重庆、海南岛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升至37~39℃,局地可达40℃以上。

  实际上,据中国气象局消息,5月我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近日,高温持续影响我国北方多地。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6月8日以来,北方地区高温范围不断扩大,强度逐渐增强,其中,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共有15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最高气温出现在河南焦作43.4℃,追平新疆吐鲁番东坎。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符娇兰介绍,本轮高温天气是北方地区今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高温过程,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高温持续时间长、日最高气温具有极端性。

  据应急管理部消息,近期华北南部、黄淮、江淮及湖北、陕西等地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叠加高温天气,旱情迅速发展。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季节上看,进入初夏,华北、黄淮、江淮等地进入到高温少雨季节,南方的暖湿气流还未北上,北方易受到西风带稳定的暖高压脊控制,空气下沉增温,天气晴好,光照充足,地表湿度小、增温快,每年这个季节都会发生类似的天气,只是程度会有不同。今年的暖高压维持时间较长,显然更利于高温天气持续维持。

  除了季节因素,许小峰表示,全球变暖的大气候背景也是近期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少雨天气的重要影响因素。2023年6月到今年5月,每个月全球气温都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均值,连续第十二个月破纪录,这很少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也难以幸免,会导致高温季节易出现破纪录的极值,也会增大其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

  许小峰称,华北地区的气温还会受到特殊的地理条件影响,西风带干暖空气向东移动过程中,跨越过太行山等山脉地形,进入华北平原后会产生下沉增温的焚风效应,也易助推高温的产生。

  “目前高温天气还在持续,我国黄淮、江淮等地已出现大范围干旱区域,有些达到特旱等级,且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近1周左右仍没有显著降雨过程。”许小峰表示,对于目前仍未结束的大范围高温天气,还有待于继续跟踪监测,进一步深入研究。

  抗旱保苗稳秋粮

  6月9日19时,中国气象局签发命令,进入重大气象灾害(高温)四级应急响应状态;6月13日9时,国家防总新增针对河北、内蒙古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并继续维持针对河南、山东的抗旱四级应急响应;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许小峰表示,在高温干旱情况下,要特别关注农业等对高温干旱较敏感行业的防灾问题。目前发生高温干旱的地方大多是夏种区,土壤干旱缺墒将导致玉米、大豆等作物出苗困难,影响幼苗正常生长。需做好水资源管理调控,确保农业生产用水,保障夏种顺利进行。

  “现在有老农民在40℃高温下浇地。”6月13日,河南安阳内黄农民梅琴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6月10日左右村里的玉米都播种完了,地里太干玉米种子无法发芽,为了让玉米苗早点长出来,有村民白天、晚上都在浇地。

  围绕抗旱保夏播,有关部门迅速展开部署。6月12日,应急管理部组织气象、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会商,视频调度河北、山西、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重点省份,研判重点地区旱情发展态势,部署抗旱减灾工作。会商强调,当前正值“三夏”关键时期,各地要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

  6月11日,农业农村部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近日,农业农村部派出3个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省,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

  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等地抗旱保夏播工作持续推进。如在旱情较重的河南,河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把抗旱播种作为当前的紧急工作来抓,全力开展抗旱浇灌、加强信息调度和技术指导,组织技术人员搞好技术服务,及早开展查苗补种,抓好病虫害防控,确保种足种好秋作物,确保秋粮面积稳定。为支持抗旱播种保苗工作,河南省财政下达3000万元抗旱资金。

  李保申所在的村庄,每50亩地就配置了一口井,虽然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下井水水位有所下降,但目前水源比较充足,刷卡就能出水,浇地也比较方便,一天能浇六七亩地。但他家的地比较分散,挨着不同的水井,村里人轮着浇水,目前还没有浇完。梅琴的村里大部分地都有水井,水源整体充足。

  (作者:李莎 编辑:包芳鸣)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付健青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责任编辑:江钰涵

仅次于阿根廷队的夺冠热门是卫冕冠军法国队。法国是上一届世界杯的冠军,在法国阵中,人才济济,姆巴佩、登贝莱、楚阿梅尼等一个个世界级的球员,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巅峰。这样的法国队,卫冕世界杯冠军自然大有希望。不过,就在法国队的世界杯之旅即将开启的时候,法国队主帅德尚却遭遇了一个雷霆暴击。

在这场揭幕战中,厄瓜多尔的33岁老将恩内尔·巴伦西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开场不到4分钟就率先头球破门,尽管这一进球因为队友埃斯特拉达在此前接应皮球时越位被VAR裁判吹掉,但很快巴伦西亚又卷土重来,他单刀杀入卡塔尔队禁区制造点球,随后亲自主罚命中,攻进了本届世界杯上的首个进球。他也以33岁零16天成为打进世界杯首球最年长的球员。第31分钟,又是巴伦西亚的强力头球,梅开二度的同时帮助厄瓜多尔队2比0取得领先!

京东的快递送的也很快!收到之后发现,果然是没有瓶标,小小的反而很可爱!细节上做的也很好,瓶身和瓶盖采用的都是浮雕工艺,瓶盖上的没有油墨印刷,细节上都能看出来环保的态度!看了下京东产品说明,说是外包装是用含24%再生聚乙烯的成分做的!然后因为没有瓶标,回收的时候不需要评审和标签再分离,能进一步减少回收所需要的能量,提高回收效率!

这是世界杯第一次降临阿拉伯世界,莫测的元素更多。自20年前巴西最后一次夺冠,世界杯冠军都被欧洲球队垄断,不论主办地在欧洲、拉美抑或其他地区。

除了实力可能也需要运气

阿根廷夺冠是众望所归 但是征程并不容易

程孝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