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再添“关键一横”

来源: 房天下
2024-07-01 07:50:14

  长期以来,珠江口东西两岸陆路交通都必须向北从内湾顶端绕行。北部的虎门大桥,如今已经开通24年,日均车流最高曾超过了19万次,已是大桥最初设计日均通行量的两倍有余。

  早在20世纪90年代,高速路网规划时,就曾有过建设跨海通道直接联通深中两地的设想。直到2015年底,《广东省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方案一锤定音。路线起自广州至深圳沿江高速公路机场互通,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马鞍岛登陆,采用“东隧西桥”方案。

  历经7年建设、15000多名建设者施工,深中通道的通车,恰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五周年之际。如今,从世界最长的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穿梭上岛;通过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横跨伶仃洋,将深圳与中山原先2小时的路程,缩短至半小时。俯瞰万顷碧海,深中通道这座世纪跨海超级工程,正式成为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的又一重要纽带,加速推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中国方案 再启“新篇”

  “拿下港珠澳大桥,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中国人不能造的桥。”6年前,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工程师林鸣如是说。

  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工程技术部副部长刘帅告诉记者,深中通道的建设过程中,已经在港珠澳大桥的基础上,做出了新的“大文章”。

  深中通道这座新的世纪工程。是如何在伶仃洋上落下“第一子”的?答案就隐藏在刘帅提到的“大文章”里:“我们为了让这块东西长625米,南北最宽465米,面积相当于19个标准足球场的人工岛屿平安落在海面,特别升级了港珠澳大桥时期的8锤联动技术,研发出世界最大12锤联动振动锤组,采用独创的‘大直径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仅用141天即完成人工岛主体结构施工,创造了‘一日四筒’的世界振沉纪录,实现了钢圆筒振沉正位率100%,再为外海成岛技术提供成熟的‘中国方案’。”

  深中隧道作为世界首例,也是目前全球最长最宽的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其背后的难度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

  据了解,深中隧道总用钢量超32万吨,是国家体育场“鸟巢”用钢量的3倍。其中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长约5公里,分为32个管节(26个标准管节、6个非标管节)和1个最终接头,标准管节长165米、宽46米、高10.6米,立起来就是一幢55层的大楼。

  对此,深中通道总工程师宋神友直言,为了将这32个“大家伙”沉入海底,首尾相接、严丝合缝,确保整个工程在100年的设计寿命中“滴水不漏”,联合攻关组,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对整个的设计和施工的相关构造和工艺进行研究,花了半年时间开展了12项的工艺实验,确保万无一失。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范传斌告诉记者,主跨1666米的深中大桥同样创造了离岸海中悬索桥跨径最大、通航净空最高等五项世界纪录。从桥面到水面最高达91米,约等于30层楼的高度,即使是装有3万个集装箱的超大船舶,也能轻松通过。

  “中国方案”助力“世界之最”,在克服一长串的世界级技术难题之后,“天堑变通途”的超级工程,让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迎来了新机遇,随着时空距离的缩短,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正在这里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入融合发展将驶入更快“通道”。

  “关键一横” 提速一流

  作为激活大湾区交通网络的“关键一横”,深中通道不仅连接着一张纵横交错的超级交通网,也连接着一个充满成就的未来产业发展集群。

  在广州市南沙区规自局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翟帅眼中,在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深中通道将成为推动南沙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把握深中通道即将通车的重大机遇,链接珠江口两岸核心资源,加强黄金内湾各主要城市的功能联系,南沙正在抓紧深化‘深中通道’片区(深中通道万顷沙支线15涌、18涌出入口附近)的规划设计。”

  据了解,深中通道片区作为南沙港后方产业腹地,未来将重点发展健康研发智造及高端医疗服务业,与深圳、中山等周边城市产业差异化发展,打造“广深产业融合示范区”。

  站在更大的视角,深中通道开通后,大湾区多了条东西走向的轴线,珠江两 岸的广州和深圳,这两个并不接壤的“三万亿城市”将打破物理空间的壁障,在更广袤的维度上,共振向前

  正如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所言,深中通道连接的是重大平台,是政策和制度优势扩散的“快速道”,将在高端人才要素流动和高品质生活供应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超大城市空间发展的协调性,提升大湾区的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责任编辑:江钰涵

  “没想到村里也有咖啡馆,下午是打瞌睡的时候,正好来杯咖啡提神。”前来旅游的“95后”游客曾心怡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和几个好友一起出来玩,正好可以在咖啡馆聊天。

  除了超市的当地业务,梅红还在东非做酒类代理。“我把中国的酒进口到非洲,再把南非的红酒出口到中国。”梅红说,中国人过年会喝酒,也经常将酒作为礼品,因此过年也是她最忙碌的时候。

  凝望着眼前的绿水青山,刘采法饱含深情地说:“护林员工作虽然平凡,但是我觉得每天守护好这片林地,把平凡的工作干好就是不平凡,就是在为子孙后代造福。

  这一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案,因其包含大量补贴,在全球备受批评,欧盟更是从一开始就对此表示反对,并指责美国该法案有歧视欧盟公司之嫌。

  <strong>(新春见闻)内地港人的别样新春:亲友再相聚 生活复如常</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包头1月26日电 题:歌手天骏:一个为“草原小三亚”赋能的“文化村长”

张香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