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热”持续扩容,户外经济势头强劲

来源: 中文网
2024-06-24 22:33:21

  热潮持续

  中国户外运动发展正迎来春天。据内容平台“小红书”公布的数据,2023年户外笔记发布数量达到1.3亿,同比增长270%,笔记阅读量超过6225亿,同比增长570%。

  这股户外风潮也从去年延续至今且不断升温。成都某旅行社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今年“五一”期间,当地四姑娘山等热门徒步线路实现爆单。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露营、骑行、登山、徒步等户外运动热度均明显上升。“徒步”相关搜索量同比增幅近100%,笔记攻略数增幅超190%;“骑行公园”“骑行俱乐部”“露营烧烤”等成为热门搜索词。

  “以前露营人群以年轻人为主,但现在家庭出行越来越多,老中青幼一起露营越来越常见。”据一位资深户外从业者介绍,户外运动在持续升温,已渗透到各年龄层。“以前的户外客户群主要是硬核山友,年龄相对成熟,而现在,消费者中年轻人的比例大幅增加,需求也从过去比较单一的功能性扩展为以表达自我为代表的多元诉求。”

  产业火爆

  去年底,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出台《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有丰富的山地资源,当经济发展起来、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旅游观念升级、传播效率提升,加上政策利好,户外运动的起势就有了东风。

  特卖电商唯品会相关数据显示,3月中旬以来,户外穿搭、运动鞋服销量爆发,其中跑步鞋销量同比增长54%,运动卫衣销量同比增长62%,冲锋衣销量同比增长70%以上。

  在露营市场上,各种新潮玩法不断开发,已涌现出“露营+音乐”“露营+采摘”“露营+集市”等各类融合业态。不少餐饮品牌推出便于外带和储存的露营套餐,深受消费者青睐。

  骑行市场也持续细分发展,逐步延伸出山地车、公路车、城市自行车等不同产品品类。各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以自行车为载体的各类骑行装备消费也十分火热。

  根据《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2022年中国户外用品行业市场规模为1971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到2400亿元。可以说,在市场、政策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叠加作用下,“户外”成为体育产业当下最热门的赛道。

  抢夺市场

  据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的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已超过4亿人次,参与率接近30%,而欧美发达国家户外运动参与率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户外运动市场仍有可观的成长空间。

  商机巨大,围绕户外运动的商业化动作也在不断扩容,国内外户外装备品牌纷纷抢食这一市场。此外,很多户外俱乐部在全国各地成立,承接户外出游业务的旅行社也在增加。

  安踏几年前便收购了始祖鸟和萨洛蒙等专业户外品牌;户外装备渠道商三夫户外去年底发布公告,与瑞典户外运动品牌攀山鼠成立合资公司。此外,主打羽绒服的波司登,做防晒服起家的蕉下去年都跨界入局,陆续上线了冲锋衣产品。快时尚品牌Zara则选择进入滑雪赛道。

  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来,本土户外装备品牌产品在技术研发和创新上取得显著进步,产品在功能性和耐用性上也越来越好,依靠性价比不断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拥有27.9万余家户外运动相关企业。其中46.5%的企业成立于1~5年内,成立于1年以内的企业占23.9%。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13/72/3389738528490716360.jpg" alt="" />

<strong>  加速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strong>

  依靠特色树种优势,云南省尤其注重突出自身“古茶树之乡”的地位,强调当地多样的茶种资源,悠久的茶叶生长历史以及资源带来的可观经济效益。世界上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广、种群密度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位于云南省临沧市,生长在海拔1600米至2400米的森林中,是极为珍稀的古茶生态系统和抗性育种的宝贵资源,吸引了众多学者前来考察。

  不仅如此,不少招聘会不再简单地发布信息,还叠加了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多种服务。

  目前,春风行动正在各地火热开展。招聘形势好,已举办各类招聘会超2万场,发布就业岗位超1300万个;招聘形式多,直播招聘、视频推介,入户动员、进村送岗,就业夜市、技能指导……拉近与劳动者距离,提升供需匹配效率;招聘诚意足,涨薪酬、提待遇、给补助……各类保障政策持续优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阳山水蜜桃案也是全国首例保险公司对地理标志进行赔付的案例。《白皮书》透露,江苏人保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已试水多个品类地理标志保险:“东台西瓜”投保全国首单地理标志被侵权损失保险,“镇江金山翠芽”签约全国茶叶类首单地理标志保险,宜兴“杨巷大米”投保长三角地区第一单粮食作物类地标险等。目前,全省已累计投保了25个品类的地理标志产品,累计保额超5000万元。

黄正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