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数产品分红实现率超100% 分红险或仍将走红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07 08:32:01

  本报记者 冷翠华

  寿险公司近期陆续披露分红险2023年的分红实现率。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已经发布报告的28家保险公司的795款分红险产品中,有402款产品分红实现率高于100%,占产品总数的50.6%,其余393款产品分红实现率低于100%。

  业内人士认为,去年分红实现率高于100%和低于100%的产品数量大体相当,整体来看符合业界预期。未来,分红险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仍将“走红”。

  分红实现率整体有所下降

  今年是保险公司第二次发布分红险的分红实现率。2023年初,原银保监会发布《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规则》。据此,去年险企发布了分红险2022年的分红实 现率,近期,险企正陆续发布2023年的分红实现率。

  简单来说,分红实现率可以理解为,以所有相关保单实际派发的累积非保证利益的总数额,除以其销售时于利益说明文件所述的总数额。也就是说,如果分红实现率高于100%,则意味着相关产品的分红情况好于销售时的演示情况。

  整体来看,分红险2023年的分红实现率较2022年有所下降。在纳入统计的795款分红险产品中,50.6%的产品2023年的分红实现率超过100%,而2022年有约90%的产品分红实现率超100%。

  对此,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主要原因在于投资收益率的下滑。投资收益是保险公司可分配盈余的重要支撑,2023年,由于权益市场表现不佳,市场利率持续下降,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普遍下滑,这直接影响了分红险的分红水平,分红实现率整体也有所下降。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根据监管披露的数据,2023年险资运用年化财务收益率为2.23%,比2022年的3.76%下降1.53个百分点。实际上,2.23%的财务收益率已低于不少分红险的预定利率。在此背景下,分红险2023年度的分红实现率下降很难避免。

  同时,部分分红险的分红实现率大幅波动。例如,某寿险公司的“金保鸿利两全保险(分红型)”“金保安盈年金保险(分红型)”两款产品2022年的分红实现率分别为137%和161%,但2023年的分红实现率皆下滑至19%。杨帆认为,这可能与保险公司的特定投资策略和市场环境变化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分红险的利益由两部分组成:“保证利益+分红利益”。保证利益主要取决于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分红利益则源于保险业务“三差”(费差、死差、利差),又以利差为主。由于不同险企的定价策略不同,有的预定利率设计较高,有的更加侧重分红;有的产品红利利益演示较谨慎,有的则较激进。因此,分红实现率较高不等于分红险的利益一定高,而是判断保险产品的实际分红水平与销售时演示水平是否一致的标准。

  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虽然分红险2023年的分红实现率与上一年度相比有所下降,但近期保险公司对分红险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分红险也是被主推的产品之一,其优点也被广泛提及。业内人士认为,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未来分红险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近两年分红险的“走红”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无关系,保险行业更加重视利差损防范。同时,自2023年8月1日起,保险业全面停售预定利率高于3%的传统寿险、预定利率高于2.5%的分红险,以及最低保证利率高于2.0%的万能险。

  分红险“保底+分红”的特点使得其“进可攻、退可守”,成为不少险企在新一轮发展中主推的产品。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看,长期利率的下行会使得保险资金运用的投资收益也呈现下行趋势,而具有刚性资金成本的保险产品则会不断累积潜在的利差损风险。因此,险企需要提升分红型产品的占比,降低负债成本的刚性,与客户共担投资收益下行的风险。

  杨帆补充认为,在为险企压降刚性成本、缓解利差损风险的同时,在投资环境较好时,分红险“保底+分红”的设计模式又可提高客户收益,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因此,在他看来,尽管分红险去年的分红实现率有所下滑,但仍将是未来保险公司推动的主力产品,尤其是市场对低风险金融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

  在陈辉看来,无论是从险企还是从消费者看,分红险未来的市场发展都还有很大空间,不过险企也需要对消费者进行正确引导,对分红进行科学演示,且明确分红部分是不确定的,建立正确的预期,防止分红不及消费者预期而引发退保等问题。

责任编辑:张文

  贺荣,山东临邑人,法学博士,法学科班出身,法院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仕途起步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升至北京市高院副院长。

  增速目标为何是5%左右?长江证券认为,目标定在5%左右反映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从长期视角来看,发展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量的合理增长要和质的有效提升相结合,才能实现更高的发展水平,经济增速目标的合理下调也是尊重客观规律的选择。

  在中方支持下,沙特和伊朗于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对话。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沙特和伊朗对话闭幕式上表示,沙伊改善关系为实现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打开了道路,也为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国家间矛盾分歧树立了典范。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考虑到中国实行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仍有较大空间,且2022年基数较低,如果不出现“黑天鹅”事件,今年中国经济增速超5%“没有问题”。

  “考上大学的第一天,我就开始准备考研了。”在宁波某“双非”院校(指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大四学生陈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因为就读的大学并非重点,她担心以后就业不占优势,因此早早下定决心通过考研洗白“第一学历”。

  我们要求美方停止售台武器和美台军事联系,停止插手台湾问题,停止加剧台海局势紧张。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严阵以待,随时回击一切谋“独”挑衅和外部势力干涉,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吴克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