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银股份预中标8亿金额长单 首季研发费增107%布局数智化

来源: 千龙网
2024-06-07 08:58:32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

  6月5日晚间,侨银股份发布公告,公司预中标务川自治县环卫一体化市场化特许经营项目,预估中标总金额7.998亿元。该项目特许经营期限25年。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侨银股份2020年1月上市,是中国第一家A股上市的城乡公用事业服务企业。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手待执行订单总额超427亿元。

  目前,侨银股份正在探索布局数智赋能城市管理服务行业,打造科技赋能的城市管理领域产业发展新模式。

  在这背后,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财报显示,2023年,侨银股份研发投入4314.86万元,同比增长51.84%。2024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1227万元,同比增长107.1%。

  中标 25年长单

  6月5日晚间,侨银股份发布公告,近日,公司预中标务川自治县环卫一体化市场化特许经营项目,中标金额3199.15万元/年,特许经营期限25年,预估中标总金额7.998亿元。项目实施内容包括遵义市务川自治县城区生活垃圾收运、转运及相关市政设施清扫保洁服务,生活垃圾收运、转运。

  近期,侨银股份连续中标大单,公司5月8日公告,收到奉节县城建成区(三马山片区)环卫作业和绿化管护、肇庆市端州区厨余垃圾收运项目的中标通知书,合计中标金额约9467.67万元。

  2023年,侨银股份在业务拓展方面不断加速。公司聚焦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城市全域治理模式,再添丽江、枣庄等7城,斩获13.27亿元恩平市农村环卫一体化项目、约11.05亿元枣庄城市大管家项目。目前,侨银服务范围覆盖全国26个省100多个城市,助力58个城市“创文”“创卫”。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手待执行订单总额超427亿元。

  需要关注的是,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侨银股份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21.28亿元,同比增长37.5%,占总资产的比例达到26.99%。

  在2023年年报中,侨银股份也表示,应收账款的增长主要为公司客户回款放缓。不过,在公司最新调研报告中表示,公司客户主要为政府部门,客户信用较好,服务项目是纳入财政预算的民生刚性支出,回款有保障;其次,公司应收账款主要集中在1年以内,应收账款超过1亿元的规模只有2个,应收账款整体规模可控;最后,公司在2023年已调整投标策略,保证项目回款质量,成立应收账款管理小组,逐渐化解存量应收账款。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公开资料显示,侨银股份2020年1月上市,是第一家A股上市的城乡公用事业服务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稳健发展,公司已具备行业领先的城市建造、治理、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整合能力,围绕“人居环境综合提升”核心战略,致力探索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

  从业绩来看,2021年,即上市后的第二年,侨银股份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2亿元,同比增长17.77%;净利润2.55亿元,同比下降32.08%。

  2022年,侨银股份业绩恢复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9.55亿元,同比增长18.70%;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增长23.3%。

  而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43亿元,同比下滑0.29%,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增长0.7%;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78亿元,同比降低0.6%,净利润9619.84万元,同比降低9.45%。

  虽然业绩由增转降,但公司在研发上投入力度不减。年报显示,2023年,侨银股份研发投入4314.86万元,同比增长51.84%。2024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1227万元,同比大增107.1%。侨银股份正探索数智赋能城市管理服务行业,通过引入无人智能设备,升级智慧城市管理服务体系,更新数智云控平台运营功能,提升城市精细治理效能。

  2023年8月,侨银股份成立广州侨银数智城市有限责任公司,引入高新人才团队,联合智能网联院士工作站,成立西部侨银数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针对城市全域综合治理服务模式,提供“数智城市”整套解决方案,打造科技赋能的中国城市管理领域产业发展新模式。

  此外,侨银股份定增募资不超过12亿元的申请,于2023年7月26日获证监会同意批复。募资将用于“城市大管家”装备集中配置中心项目、智慧城市管理数字化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贷款项目。

 

责任编辑:杨红艳

  近日,中国音数协电竞工委发布了2022年中国电竞产业数据摘要。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收入为1445.03亿元;中国电子竞技用户约为4.88亿人;中国电子竞技游戏产品中,射击类、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和体育竞技类是产品数量最多的三种玩法类型,占比分别达到25.7%,17.1%和10.0%。

  对此,《中国时报》指出,如果相关配套做得不足,再生能源大量并网可能造成系统惯量不足,电网频率失衡,导致跳机停电风险。台湾大学电机工程学系特聘教授刘志文分析说,唯有建好“三道防线”,包括加严再生能源并网技术规范、调整电能控制系统、增加储能设施与需量反应,才能有效降低绿能并网冲击。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济南1月18日电(吕妍)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8日选举林武为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周乃翔为山东省省长。

  “引大济湟”工程从1958年开始构想,1996年陆续开工建设,是一项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从青海省东北部大通河调水,穿越祁连山余脉达坂山引入湟水河,是青海有史以来建设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广、受益民众最多、建设条件最复杂的战略性调水工程。

  新竹清华大学工程与系统科学系特聘教授李敏表示,当再生能源发电量过高时,发电和用电的动态平衡会出现波动,影响电网稳定性。电压上升不仅可能导致烧坏电器,还可能造成电线起火,成为公众安全问题。

  “特区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评选”由香港市民参与投票,至今已举办24届。2022年度的评选活动共收到超过16万张选票。

陈雅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